【原文】: 布谷布谷。
新陈不相续。富家笑,贫家哭。
。【原文作者】:袁汝璧
【鉴赏】: 鸤鸠因其鸣声而有许多名称,“布谷”即为其一。
袁汝璧这首《鸤鸠谣》,仿鸤鸠的鸣声为诗,说青黄不接的时候,富家正可以借此勒索贫民,他们笑了;穷苦人家更是火上加油,都哭了。诗写出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惨酷剥削的社会现实。
鸤鸠的鸣声还如“麦熟”。车林的诗为:“麦熟麦熟。麦熟抵得半年谷。农家麦未收,官赋早催促。
刈麦输赋赋未足,农人日抱麦茎哭。”这首诗控诉了官家的横征暴敛,农家的麦子还未登场,官家就来催缴赋税了。
割下的麦子本是“半年谷”,可是连缴赋还不够,怎不叫他们要抱着麦秸哭!
鸤鸠的鸣声还如“割麦插禾”。江权的诗写道:“割麦插禾,东田水涸,西田水多,天雨不匀将奈何!”布谷鸟叫时正当割麦插禾之际,一边田里水干,一边田里水漫,岂是“天雨不匀”,而是富家雇人车水,贫民无法灌田。诗人委婉地写出了农忙时节贫富悬殊造成的不合理现象。
更为有趣的是有的人把鸤鸠的鸣声摹拟为“脱却布裤”。
宋棠诗云:“脱却布裤。布裤典钱三百数。夫要米,妻要布。催租人入门,索去裤钱两无语。
”农人家到了青黄不接时,连裤子都脱了去当。当回来三百钱,丈夫要买米度命,妻子要买布遮羞,可是催租的人却把布裤钱夺走,他们夫妇不再争吵,都堕入绝望的深渊。
短短数语,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生动,感情沉痛,可谓禽言诗中难得的佳作。
上述各诗都以鸤鸠鸣声相似之音起篇,然后拟禽言写人事,其声韵节律犹如鸤鸠啼鸣,而内容均反映社会现实,这就和其它禽言一样,既富有兴味,又琅琅上口,很易流传。
为您推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