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道情》原文及鉴赏

【原文】: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

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原文作者】:郑燮

【鉴赏】: 扬州八“怪”中,郑燮是代表人物。

他一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在诗、词、小唱、家书和题画上,处处表现出愤世嫉俗、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画工竹石兰蕙,有清新飘逸的风韵。字为隶楷相参,奇巧洒脱,错落有致,别树一帜,“有乱石铺街之美”。

印章古朴奇拙,无一丝市俗气。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乐意讽诵。

《道情十首》是曲艺唱词,初写于雍正八年,当时作者尚未中举,寄居扬州天宁寺苦读,后来屡经修改,至乾隆八年才定稿付刻,其时作者任范县令两年。

因此《道情十首》写于作者失意时期,揭露了封建社会世道人心险恶与不平。作者在开场白中说:“倒也踢倒乾坤,掀翻世界,唤醒多少痴聋,打破几场春梦。”(见广东省博物馆藏《道情》手稿)显示出作者刚正不阿,蔑视世俗的反抗精神与怪僻个性。

这里选的一首是诉说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不平。“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满头华发的老塾师,住在草屋中,向门生讲黄帝和虞舜远古时代的事情,赞扬上古淳朴的风气和禅让的风格。

可是后生小子并不听他的劝告,我行我素,热衷功名利禄,许多学生“高科中”,考上了进士。看来这位老塾师是科举角逐中的一位失败者,他看透了考场的黑暗,也认清了官场的腐败与残酷,饱经沧桑,老于世故,目光如炬,洞察毫末。果然这些考中的门徒,“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威风凛凛,红得发紫,可是“一朝势落成春梦”,曾几何时,他们又在封建政权内部“恨不得我吃了你,你吃了我”的争斗中败下阵来,好象做了一场春梦,好景不长。这正是《红楼梦》“好了歌”的协奏曲。

曹雪芹说得好:“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郑燮与曹霑生活在同一时代,当时的有识之士,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的。

郑燮看到官场腐败的现实,却又无力补天,无法改变它。他能做到的就是保持高尚节操,不去同流合污:“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象老塾师一样,在穷人居住的地方,教几个无知儿童为好。

《道情》是曲艺的一种,源于演唱道教的故事,宣传老子思想,提倡消极出世。郑燮的这一首,当然因袭了这一传统。过去,人们把黄老之学简单地加以否定。

其实,在封建社会中,它常常被有识之士作为揭露黑暗、否定现实、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武器。这首道曲对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加以揭露,给予鞭挞。

宁生活于平民百姓之家,不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正显示了诗人的高风亮节。在正统派看来,郑燮他们有“正道”不走,偏要避世逃名,不跟最高统治者合作,不是“怪物”么!他们的作品当然也就是“旁门外道”、“异端”、“怪物”了。

由此可见,这首道曲的思想倾向还是值得赞扬的。

《道曲》属小唱,也是当时所谓“正宗”文人不屑一顾的。郑燮利用这一艺术形式的通俗性,来宣泄自己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这件事本身就体现了他的叛逆思想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