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秋夕》原文及鉴赏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原文作者】:杜牧

【鉴赏】: 这是一首宫怨诗。

然而,通篇不着怨字,却无处不在写怨,可谓深蕴不露,含蓄婉曲。

宫怨诗,有多种不同的写作角度,表现出多样的写作技巧。这首《秋夕》,素描式地勾勒出了宫女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的生活图画。那么,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宫女的深怨呢?其中有一句诗是关键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点明诗中的规定环境是在宫墙之内。打发着宫苑岁月的宫女,内心里充满了被遗忘的哀怨。

且看——

“银烛秋光冷画屏”,蜡烛是“银”色的,光景带有“秋”寒之意,画屏给人以幽“冷”的感觉。“银”、“秋”、“冷”这三个字,传达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我们宛如目击到点燃的白烛在秋夜里跳动着微弱的火光,照得画屏没有任何神彩。这时,有一宫女持“轻罗小扇”,无聊地去“扑流萤”,其深微的内涵,可透过表象寻觅。秋天不象酷暑,用不着扇子了,而这个宫女手中的秋扇,不分明隐说她身似此物,命薄运蹇,遭到冷落的不幸吗?秋扇常被比作弃妇,西汉女文学家班婕妤写的《怨歌行》(见《文选》),就指出:“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谓秋凉后,扇即弃置一旁,失宠的宫女也与这象征吻合。“扑流萤”的动作,潜藏着宫女没有言出的心境。

“流萤”,指飞行不定的萤火虫。正因为飞行不定,所以扑打起来要费时间,也就好借此消磨时间,排遣心中的苦闷,但很难扑打得到,不免会烦躁起来,还是不能驱除郁结于心的愁情。夜深人静,这位“扑流萤”的宫女还未回到宫房寝息,看来她刚扑打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感到累了,于是就坐在“天阶”上稍憩,包围着她的是“凉如水”的茫茫“夜色”。这固然写出了寒气的袭人,也写出了心情的凄凉。

她失神地“坐看牵牛织女星”,思绪万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隔着天河,每年只有七月七日才能相会一次,有鹊为桥。

她仰望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起了一段美丽的神话,怎不叹息自己的身世呢。其中之怨,塞满胸间:有幽禁宫苑,无法见到君王的失意;有空庭寂寞,终年没有乐趣的苦衷;有青春虚度,只待老死宫中的悲戚;有泪痕掩面,朝夕吐恨不止的辛酸……。

可以说,她的万千心语隐言,都统罗于“坐看”之中了。

全诗情韵不匮,悠扬隽永,的确做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它紧扣住题目的“秋夕”二字,从室内写到室外,从地上写到天上,从神态写到心态,将宫怨之意表达得透骨入髓,耐人寻味。“银烛”、“流萤”、“夜色”、“牵牛织女星”,都与“夕”有关,而“牵牛织女星”不仅与“夕”有关,而且还与“秋”有关,唯其与“秋”有关,才联系得上鹊桥相会的故事,也才会使诗中的女主人公引起触发,于是一位怨情弥深的宫女形象,便闪现在人们的眼前了:扇扑流萤和坐看双星,前者表现为百无聊赖,后者则表现为夜深难寐。

这两个动作同样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钟嵘语),仔细吟咏之后,就觉得尽管字面上不见怨字,但却处处有怨。宋人姜夔力倡“语贵含蓄”,对苏东坡所云“言有尽而意无穷”称道不绝,誉为“天下之至言也”(《白石道人诗话》)。

这当然是把话说得绝对化了,象白居易的《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虽不含蓄,但把似缕不绝的幽怨写得千回百转,情感真挚,就不能认为这样的直言是失之浅露。

宋人张戒说得好:“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固不可预设法式也”(《岁寒堂诗话》)。《秋夕》的写怨而不言怨的含蓄与《后宫词》的写怨而言怨的明快,都是因情造文的佳作。

由此看来,宫怨诗的写法也可以不拘一格。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