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宫怨》原文及鉴赏

【原文】: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原文作者】:司马札

【鉴赏】: 司马札,大中时人。

一生追求功名而不成。其诗对农民疾苦有所反映。《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这是一首没有出现宫女形象的宫怨诗。

但隐其人物却能见其人物,诗人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烘托、暗示出了宫女的愁怨之情,此所谓:景为情谋,情为主,景为宾。而以由内至外触发出来的移情于景,则是在形象的间接性,即“隐”上去激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出意境的。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这开头两句诗,引人注目的是“满宫愁”三个字。若没有这三个字,那杨柳堆烟似地笼罩着装饰华丽的宫楼,黄莺在晨曦中清脆地啼叫起来,岂不是一幅令人游冶赏春的乐景吗?然而,这儿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倍增其哀。

“满宫愁”,自有人物在,指那些宫女们被长期幽禁在冷宫里长恨无欢。这样,乐景染上了哀情,其景在她们的眼里也就幻化为哀了。“柳色参差”,一可见到细长的宫柳其色彩的有明有暗,二可见到它枝叶的繁茂浓密,三可见到它摇曳的妩媚之态。“晓莺啼送”,一有悦耳动心的声音,二有黄莺鸣翠柳的春意,三有天刚破晓后的清幽的气氛。

这些富于象征性的自然景物,一灌注进了人的感情,就揉合了情虚而景实,情内而景外的界限,完全会使景情化。客观的景,对宫女们来说,所引起的主观感觉——是一种心无所归宿,灵无所皈依的孤独感觉,是一种春色恼人的寂寞寥落的感觉。杨柳的重重掩映着画楼,愈显得宫门深闭,黄莺的声声啼鸣于清晨,愈显得禁苑沉静,于是不管春光多么明媚,也不会给她们以美好的感受,相反地却教人愁肠百结!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这三、四句诗,是前两句诗写宫女之怨的深化,表现出如杜甫诗中所说的“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情境。季节的变易常常容易惹出人对自己韶华的比照来,因此暮春残红象征着宫女青春虚掷的哀怨。

一年又一年,宫花零落,喻比春光的流逝,也喻比宫女红颜的消褪。“无人见”,表写深宫的与世隔绝,意写宫女被遗忘在宫隅的凄惨。宫女的命运就象落花般令人可怜啊!诗人由落花,过渡到再笔涉流水,意思又推进一层。飘落的花瓣,入御沟随流水逝去,这象征着宫女无计留春的怅恨,亦即宫女一任自己的青春白白地消磨掉,愁情万端。

“空”,含有这些宫女枉过了一生的寄寓,也含有这些宫女内心空虚得无以复加的蕴意。落花流水春去也,她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走的是这样一条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的道路!可叹的是见落花而悲身世,见流水而生怨情,却没有人懂得与理解她们的痛苦!正如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所说:“因想己容色凋谢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灭沟中耳!”

全诗情辞并茂,托喻深微,细加品味,就能消融去字面上的轻雾,一览其胜。这实在是值得称许的佳作。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