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江南行》原文及鉴赏

【原文】: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皇山。

【原文作者】:张潮

【鉴赏】: 张潮,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

处士。殷璠曾辑其诗入《丹阳集》,当为开元、天宝时人。

工乐府,笔致婉丽。

《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的极其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过去有的诗评家认为它妙就妙在迷离恍惚。

贺裳《载酒园诗话》:“妙得风闻恍惚,惊疑不定之意。”沈德潜《唐诗别裁》:“总以行踪无定,言在水在山,俱难实指。”唯近人刘拜山讲得颇明确:“江干一别,魂梦犹萦,意其远行,却在近处,所谓‘常叹负情人,郎今果作诈’(《懊侬歌》)也。诗中标举两处地名,正要人从其相近悟入,布局巧妙如此。前人未加深究,未免辜负匠心。”(《千首唐人绝句》)这一分析,颇得诗人用心。

要理解诗人这种匠心之妙,首先在于了解“西湾”和“凤皇山”之所在。宋代苏舜钦的《扬子江观风浪》:“日暮至瓜洲,系舟泊西湾”,可见西湾在今江苏扬州市瓜洲镇附近。凤皇山,据《江宁府志》载:“凤皇山在江宁(今南京市)南门内。”由此可知西湾和凤皇山,仅一江之隔,并不是太远的。

其次,在于理解“茨菰叶烂”和“莲子花开”的时间。茨菰夏植秋熟,冬天叶子始烂。

莲子花即荷花,于盛夏时开放。这样,第一二两句就是说,第一年的冬天分别,到第二年的秋日还未回还。

分别的时间可谓不短,而两处相隔的距离却不远。

这个矛盾,一方面使得她更为思念,因而“妾梦不离江上水”——他是从水上离去的,以为他可能飘泊天涯了。另一方面却反映了男方久而无信,近而不回,可能有了异心。郎在凤皇山,也只是靠“人传”,并非他自己捎来了信。

“妾梦不离江上水”,还一往情深,执念不舍,可是郎却无影无踪,更听说就近在对江,怎不叫她要失望而怨恨呢!“妾梦”的执着沉迷,和“人传”的似准似误,“江上水”和“凤皇山”的根本对立,把个痴心女子负心郎的意思披沥无遗。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