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闺情》原文及鉴赏

【原文】: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外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原文作者】:李端

【鉴赏】: 李端(733-792)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五年(770)进士,曾为杭州司马。

后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李端诗婉丽细腻,工于言情。有《李端诗集》,《全唐诗》编存其诗三卷。

这首《闺情》也是写思妇通夜不眠,思念丈夫的焦灼之情,因其结句别致,而不落窠臼。

诗写晨间的一幕情景,可是却透骨入髓地写出了少妇思念丈夫之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写黎明时景色,新警可喜。

此句紧承的是第三句“披衣更向门外望”,即少妇向外望所见。抬头望天,月儿落山,晓星稀疏,天光欲明。她没有等天大亮就起床了,心情急切,行动迅捷。这是因为一方面她已是彻夜不眠,就在那里盼望早点天亮。

“孤灯未灭梦难成”,补叙她夜间情景,交代早起的一个原因。“孤灯未灭”,表明通夜未熄灯,由于思念外出的丈夫,愁虑焦灼,难以入梦,索性对灯苦想,胜过暗中煎熬。

既然苦度漫漫长夜,不如希望早点天明,也可免却孤栖幽寂,或可缓解内心的苦闷。另一方面还由于听得“朝来鹊喜声”。她在这不眠的夜中,想象着丈夫在外是吃苦呢,还是在寻欢呢,是更远去呢,还是回来着呢,忽然听得喜鹊鸣叫,“乾鹊噪,行人到”,激起了她内心的喜悦,以为丈夫可能回来了,于是急忙“披衣更向门外望”。“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词)。

可是使她失望了,只闻鹊叫,不见人到,所以说“不忿朝来鹊喜声”,“不忿”,唐人口语,有恼恨、厌恶之意。鹊声叫她空欢喜,转而为怨恨,这和施肩吾《望夫词》中所写“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意思相近。

诗人写这个少妇由苦思到欣喜,由欣喜到失望,由失望到恼恨的心理变化过程,曲折有致,摇曳多姿。

这首诗写妇人夜不成眠,听鹊鸣而披衣出门,抬头见天色将晓,不是按此顺序叙写,而是先写所见,末写所闻,中间写不眠和张望,这么一交错组织,使全诗变化生姿,饶有兴味。

绝句虽短,尺水兴波,于此可见。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