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织妇》原文及鉴赏

【原文】: 蓬鬓蓬门积恨多,夜阑灯下不停梭。

成缣犹自陪钱纳,未值青楼一曲歌。

【原文作者】:处默

【鉴赏】: 处默,系唐末诗僧。

初与贯休同出家,后隐居庐山。《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闺怨诗中多怀远思亲之作,本篇则为写封建社会中妇女受剥削之苦。

诗的起句即揭明这妇女“积恨多”,径直点题,明快爽截。“蓬门”,寒家之女,“蓬鬓”,劳作之妇。穷苦农家的女子,整天辛苦织缣,以致头发蓬松,散乱不堪,这一环境和外形和“积恨多”的内心完全相应。

“夜阑灯下不停梭”,言其操作至夜深仍不辍。一般地说,她如此夜以继日地织作,应该为取得成果而高兴了,可是其劳动价值却极为低微,完税时还要陪钱,其价值还抵不上歌女唱一只曲子的钱。

诗人就是以她劳动时间的长、缣价的低,和官税的重、歌女曲的贵对比中,显示她的“积恨多”。

封建社会的劳动妇女,她们织出绸缎绫罗往往给富家妇女或歌伎舞女享用,因而诗人往往将两者联系起来写。唐代李询《赠织锦人》:“扎扎机声晓复晡,眼穿力尽意如何。美人一曲成千赐,心里犹嫌花样疎。

”宋代蒨桃《呈寇(准)公》:“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是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可谓异曲同工。

一个僧人关心民生疾苦至此,描摹妇女情状臻于此境,确属难能可贵。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