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已凉》原文及鉴赏

【原文】: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原文作者】:韩偓

【鉴赏】: 韩偓(842-923),字致尧,小名冬郎,自号玉樵山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龙纪元年(889)进士,历任兵部侍郎、翰林承旨。

昭宗待为心腹,屡欲拜相,固辞不受。后为朱温排挤,贬濮州司马。天佑中,挈族入闽,依王审知而卒。《全唐诗》编存其诗四卷。

这首《已凉》诗,三句都是写物景,一句写天气,可是“纯是景物,而景中有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从而成为闺怨中独步之作。

清代袁枚说:“人问诗要耐想,如何而耐人想?余应之曰‘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狎客沦亡丽华死,他年江令独来时’(王涣《惆怅诗》),皆耐想也。”为什么使人“耐想”呢?就在于“通首布景,并不露情思,而情愈深远。”(孙洙《唐诗三百首》)

诗的第一句写碧绿的栏干外绣花的帘幔低垂,接写猩红的屏风上画首折枝的花卉。

栏干的碧色和屏风的殷红,对比十分强烈。帘上的彩绣和屏上的鲜花,互相映发,构成了一个繁华锦簇的环境。八尺龙须,言草席织工精细,席面又宽大;方锦褥,被褥虽好,可是方方正正地折叠着,主人并未入睡。结句说“天气已经凉爽了,但还未到寒冷之时”,这正是秋天季节。

凉秋时节,撩人愁思,她看到陈设是那么豪华,可这正与内心的荒漠形成对照,看到床褥温暖,可这正与心情的凄苦形成比照。诗中未出人,而人在其中;未言其情,而其情自现。

韩偓颇擅长这种“化景物为情思”的表现方法,例如他的另一首《深院》:“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映碧芭蕉。

”写了鹅鸭啄食,粉蝶飞舞,而人昼寝于红蔷薇绿芭蕉之间,喧闹的景象衬托她清冷的心情,双双对对的动物,对比着她孤栖的形象,也是含情于言外,托意于他物。《深院》从帘外写,《已凉》从帘内写,都凄艳动人。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