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秦镜》原文及鉴赏

【原文】: 我有秦宫镜,清光欲上天。

近看花独立,远望月孤悬。

菱角何时铸,盘龙不记年。

无人来照影,抛掷井栏边。



【原文作者】:袁素文

【鉴赏】: 袁素文,名机,是清代大诗人袁枚的三妹。

袁枚的名篇《祭妹文》就是悼念她的。袁素文是个能文工诗的才女,可是封建婚姻却摧残了她的才华。她“幼好读书,及长,益习于诵”,“少时吟咏极多”,因了自幼与如皋高家指腹为婚,男方“有禽兽行”,离异后忧郁早逝。她的诗和袁枚“主性灵”的诗歌理论相一致,写得心哀情惨,词清语婉。

这首《秦镜》是她借物抒情之作。《西京杂记》卷三载,相传秦始皇有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人心的善恶邪正。

素文以秦镜自况,表现了宝镜被弃的命运。秦镜,光亮玲珑,历史悠久。

其亮光,是“欲上天”,可见平滑光洁;其形象,是近看象支花,远望如轮月;其雕饰,是四角镶菱花,背面雕龙形。秦时宝镜,到今不知多少年了,可是无人照影,也就被抛撇在井阑旁边。清光,喻其志洁;形美,比其貌丽。可是无人照影,宝镜也就如同瓦砾。

袁素文以秦镜自喻,他时时怀着宝镜被弃的心情。花晨月夜,对景伤怀,顾影自怜。春天,看到燕双飞、花满园,她不感到欢快愉悦,反而觉得落寞寂寥。“欲卷湘帘问岁华,不知春在几人家。一双燕子殷勤甚,衔到窗前尽落花。”(《闲情》)她沉浸在愁苦之中,“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随园杂诗》)因而要卷起湘帘问岁华。看到燕子衔泥筑巢,可是只见衔来的是纷纷落花。

她也未尝不想改变一下现在的处境,能招回一些失去的温暖,“二月清明柳最娇,春痕红到海棠梢。寄声梁上双飞燕,好啄香泥补旧巢。”(《春怀》)可是这旧巢是无法补救的,只使她觉得“生涯云过影,心事井销波。”(《寄二弟香亭》)袁素文处在那样的严酷的社会环境中,“日日泪痕新”(《有凤》),她只觉得“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随园杂诗》)因此她的《秦镜》寄慨遥深,托意深远,使人读其诗,想秦镜,知其人,哀其不幸遭遇。同时,由于是咏物诗,情附物上,物中含意,又使它不仅仅是个别人物的自况,而有着普遍性意义,使那些怀才不遇者、遭谤受诟者、蒙冤负屈者,都能从这秦镜中照到自己的身影,产生共鸣。这就是这首闺怨诗为人称道的另一个原因。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