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十五从军征》原文及鉴赏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原文作者】:汉乐府民歌
【鉴赏】: 这首诗叙述一个老兵回家后的所见、所感,写出了战乱给人带来的灾难,控诉了封建统治者酿就的罪恶。
诗 开始以概述起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巧用数字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主题。按照汉代的制度,服兵役的年龄是从二十岁起至五十六岁止。三十六年期间本来也算是长的了。
可是这个老兵却在军中整整干了六十五个年头。这六十五年中,他是如何翻山越岭、渡河涉水,怎样受饥挨渴、经风淋雨,以及在刀光剑影中如何出生入死的,一概略去。
这一方面提示了六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他不平常的经历,另一方面本篇重点在于写“归”,前面的生活也是可略的。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退伍老兵在路上遇见家乡人,急切地问“家中还有谁”,他觉得经过了长期离乱,在外所见,“十室无一完”,那么自己家中不知还有什么人;自己在外六十五年了,同辈人就是不经战乱,也所剩无几了,自然关心着家中还有什么人的问题。六十五年中与家中音讯断绝,家人的生死存亡一概不知,现在要到家了,当然急于了解情况。对方的回答并没有切紧他的问题,而说“遥看是君家”,“家”还在,“人”已亡,自可意会。
他遥望只见松柏成荫,荒坟累累,家园荒废,家人不存。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是近见所得。
由“遥看”使他更急于了解具体情况,赶到近前一看,只见兔子从狗洞里进去,野鸡自屋梁上飞出。
庭院中生长着野麦,井栏边生着野菜。野兔代替了家犬,野鸡代替了燕子,谷和葵都是“旅”,外面流播来的。
这里长期没人住,成了一片荒园。老兵满怀希望奔回家乡,总以为家中还有些幸存者,甚至还憧憬着家人团聚欢庆,如今见到这番景象,其心情惨伤自可想见。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老兵只有收些野谷、野菜做饭菜,饭菜熟了没有一个人来陪吃,家人都死光了。
自己是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可幸存并不幸福。自已年老力衰,巴望回家有所依靠,现在一无所望,怎不叫他悲怆欲绝!
这首诗写征夫怨,以表现社会的腐败,民不聊生,可是,未着一怨字,而怨情强烈,不言而喻。
《诗经》中《豳风·东山》也是写征夫回家时的悲苦心情,那是想象家园荒芜,甚至想到妻子盼望他归来,而这首诗却直接写回到家后的见闻,以荒园废地的实景,击破了征夫的幻想,使他陷入绝望的境地。这个老兵自己一生的经历,一家的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多灾多难的现实。
这种写法,为后世杜甫写《三吏》、《三别》等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