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感遇(第十九首)》原文及鉴赏

【原文】: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原文作者】:陈子昂

【鉴赏】: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射洪县人。

武则天时曾任麟台正字、右拾遗,关心民生疾苦,正言极谏,因而遭到统治者的嫉妒。曾随武攸宜征契丹,郁郁不得志,登幽州台,缅怀古人,慷慨悲歌,唱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时代最高音。他三十八岁时辞官还乡,第二年,被酷吏段简诬陷而死。

陈子昂的《修竹篇序》,反对齐梁以来的萎靡诗风,提倡汉魏风骨,强调兴寄,高举诗歌革新大旗,再加上他在五言诗创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实绩,终于使诗歌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首批判武后佞佛恶政的诗篇。天授元年(690),“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资治通鉴》卷204)因为佛教徒帮她编造了称帝的神学根据,此后,她就大搞崇佛佞佛的活动,不惜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大造佛寺,大塑佛像。万岁元年(695),“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构天堂以贮之。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术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怀义用财如粪上,太后一听之,无所问。每作无遮会,用钱万缗;士女云集,又散钱十车,使之争拾,相蹈践有死者。所在公私田宅,多为僧有。

”(《资治通鉴》卷205)本诗矛头所向,就是上述这类弊政。

这首诗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四句,是说尧、舜、禹等古代圣君,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他们为百姓而忧愁劳苦。乘坐黄盖的华丽车子,并不是尧的本意;更不要说居住在以玉台装饰的华贵的宫殿里了。

这是以古代圣人的节俭爱民来反衬当今统治者的骄奢残民,其批判锋芒是非常锐利的。

第二层八句,从佛教本身来论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听说来自西方的佛教,是崇尚清净的,越是清净,佛法越弘大。为什么要穷奢极侈地滥用金玉,对佛像精雕细刻才认为尊严呢?为了盖造高耸入云的庙宇而砍尽了山林,为了塑造精美的佛像而烦琐地从民间搜刮珠翠。

连鬼神尚且办不到,人力又岂能达到?当时,狄仁杰也曾向武则天上疏极谏过,他奏疏中的意见简直跟陈子昂不谋而合:“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旧唐书·狄仁杰传》)这不就是“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吗?狄仁杰又说:“今之伽蓝,制过宫阙。穷奢极壮,画绘尽工。

宝珠殚于缀饰,瑰材竭于轮奂。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同上)这不就是“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吗?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陈子昂这首《感遇》诗,简直就是一本奏章,其针对性是很强的。

第三层为最后两句,是说统治者拿穷奢极侈的佛寺建筑和佛像雕塑向愚民夸耀,恰恰增加了忧患;统治者企图利用佛教来卖弄智巧,只能使政治更加昏乱。

这两句是对全诗总结,再次强调统治者崇佛佞佛的严重危害。

这首诗通篇用议论。

如何看待诗中的议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不尽然。试思二雅中何处无议论?杜老古诗中,《奉先咏怀》、《北征》、《八哀》诸作,近体中,《蜀相》、咏怀诸葛诸作,纯乎议论。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陈子昂这首《感遇》诗,带着非常愤激的感情来为民请命,完全符合沈氏的要求,所以是一篇成功的议论之作。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