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牵缆词》原文及鉴赏

【原文】: 昴毕西横夜犹暗,官船催夫牵锦缆。

石尤风高霜满河,欲行未行徒蹉跎。天明前村鸡下树,五里八里以为多。橐中糇粮早已尽,前途尚远饥如何!生来不合水边住,负担欲问山中路。

山家奉令猎黄罴,正是昨宵牵缆时。

。【原文作者】:王又旦

【鉴赏】: 王又旦(1639-1689),字幼华,号黄湄,陕西郃阳人。

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官户科给事中。有《黄湄集》。

王又旦这首《牵缆词》,写官船强征民伕拉纤的情况,揭露了“无处逃征徭”的现实,反映了民夫深沉的怨情和差役的惨痛生活。

全诗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写被征纤夫的艰辛历程,第二部分为最后四句,写到处有征徭,无处不荼毒。

诗的开头四句写民夫于黎明前的情况。“昴毕西横夜犹暗,官船催夫牵锦缆”,昴、毕,二十八宿中西方七星的两个星名。

昴、毕二星西横,天还未亮,因此说“夜犹暗”。这时官船催征民夫为他拉纤。点明时间,交代缘由,以为下文展开描写的起点。

“石尤风高霜满河,欲行未行徒蹉跎”,石尤风,也作石邮风,即逆风。这时已是秋冬季节,西风呼号,清霜满河,“欲行未行”,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使人更为难受。等到天亮时,夜栖树上的鸡已下树了,牵船五里八里,已经够远了,囊中干粮早已吃完了,何况向前还有很远的途程,那么其饥饿又将如何呢!这一部分写被征召来的民夫,遇到的是风急、天寒、路远、船重,而自己腹饥、粮尽、力衰,且前路茫茫,身累、心苦,纤夫一步一行泪,一声一悲啼,尽入叙写之中。

诗的最后四句为第二部分。这部分由住水边的人被拉了去牵船,进而写到到处有徭役。诗人先紧承上文而来写征夫之怨,“生来不合水边住”,以为只是居住水边,才有“官船催夫牵锦缆”的事,于是征夫“负担欲问山中路”,结果得知“山家奉令猎黄罴,正是昨宵牵缆时”,住水边的人想挈家避入深山,哪知山中居民也困于打猎的徭役。这就进一步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管住到哪里,都逃不脱苛繁的劳役,深化了主题。

这首诗写征夫的苦情和怨气,其身份上有其特殊性,是家住水边的被临时召集去的,因而也就形成他特有的思想,想举家逃往山中。这固然反映了官船催夫牵锦缆的频繁,使他们不堪其苦;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反抗精神,想择地而居,迁往他处。

这也就又从更广的方面反映了社会现实,只要不合理的统治制度存在,则天涯尽苦海,无处有乐土。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