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送梁六自洞庭山》原文及鉴赏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原文作者】:张说
【鉴赏】: 张说(667-730),字道济,洛阳人,唐代大臣。
张说晚年在唐玄宗时贬谪岳阳,这位开元名相,晚景抑郁凄凉,诗风越发“凄婉”。这首诗被称为“盛唐气象”的代表作,是他晚年七绝的登峰力作。
巴陵即岳州,就是今天湖南岳阳。梁六名梁知微,排行第六,故称梁六,当时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是诗人的老友。他当时奉诏经过岳州进京,诗人在岳州近旁的洞庭山(即洞庭湖中的君山)为他送行。
诗人当时仕途失意,精神凄郁,而梁六正是官场大有希望的时候,此次入朝也许加官进爵。
失意人送得意人,要说又不能明说,不说又不能尽其意,吞吞吐吐,隐隐约约,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然而并非没有题旨,没有主宰全诗的思想感情。只不过是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较为朦胧迷离罢了。
首句“巴陵一望洞庭秋”,在巴陵一眼看去,全是洞庭湖的秋色。好象毫无感情色彩,仅仅是写眼前所见的景色,其实不然,一个“秋”字就有无限蕴藉,无限情味。“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秋风起,黄叶飘,水波海浪,愁思绵绵,无限惆怅尽在此中。写景而不渲染,平实简淡,似毫不着力,却余味无穷,这就有别于南北朝的诗风,也比初唐前进了一大步。同样一种意境,孟浩然说“天涯一望断人肠”,就显得脉露而情浅,诗人不象孟浩然一样把话一气说完,而是只说了一半“巴陵一望”,就不再说下去,反而宕开一笔,避开情而说眼前景,把所要说的情融入景中,凭读者自己去体味。
第二句以辽阔无边的洞庭秋色为背景,特写君山,“日见孤峰水上浮”。日日都看见这君山飘浮在洞庭水上,司空见惯,毫不为奇。可是今天在送行之时,却一下子感到它是特别地孤独,这就是有色眼镜下的“有我之境”了。为什么对洞庭湖中的君山没有壮阔、秀美之类的感觉,却偏偏感到它的孤独呢?这完全是主观感情色彩对客体涂抹上的幻影。“孤峰”正是诗人深感孤独的意象,何况正在送客赴京之时。知友一去,倍加孤独;知友可能飞黄腾达,而自己却永沉江湖。这对一个做过宰相的人来说,这杯孤寂的酒是更难于下咽的。
这些话不好说,更不好直说,就只能这样让人意会了。
洞庭湖中的君山有许多神话传说,其中特别是娥皇、女英的故事最为动人,然而仙凡异路,人神不可交接。
这似乎是凭空而来,与送别的主题并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从诗人所表示的不可追攀的惆怅来理解,“梦兄长安陌,朝宗实盛哉”(另一首送梁六的诗《岳州别梁六入朝》),不是可见其对于梁六的羡慕与自己不得高攀的遗憾吗?只不过这种意思表达得极其曲折微妙罢了。
结句“心随湖水共悠悠”,正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说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客人顺流东下,诗人伫立湖畔心事浩渺,思潮澎湃,不能跟着客人神游京阙,只好与烟波迷惘的湖水一同悠悠不息。一种沉重的失落感,是别情,也是自身遭遇的悲叹。
全诗从实景到虚境,却句句浸透了诗人之情。
景写得真实自然淡泊清远,情写得扑朔迷离隐晦曲折。情融于景如盐溶于水,似乎无所用意,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猝然相合,不加斧凿,出口成章,然言有尽而意无穷,确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绝句一般是截取半律,以有一联对仗为常见,本诗则全是散行,而意境雄浑,感情沉厚,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被人们视为唐代诗歌进入盛唐风格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