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别舍弟宗一》原文及鉴赏

【原文】: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原文作者】:柳宗元

【鉴赏】: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成为其中的核心人物,受到守旧派的排挤打击,被贬谪十四个年头。他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在任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又四年,死于任所。在柳州他按先前政治革新的主张行事,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受到人民的爱戴。

他又是当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是我国文学史上“古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留传至今的数量虽不很多,但造诣甚深,有许多佳作。

柳宗元在衡阳与刘禹锡分别后,带着从弟宗直和宗一,于六月底到达柳州,七月间宗直突然病逝。

宗一又于元和十一年(816)春赴江陵。柳宗元怀着对贬谪生活的幽愤,和对宗一远离的怀恋,写下了《别舍弟宗一》这首情文并茂的诗。

“零落残魂倍黯然”,诗一开头就写这次别离的格外悲伤。这是一次在长期流迁,备受政治的和生活的折磨之中的送别。“零落残魂”正是作者自己一再遭贬,长期飘零,精神上和身体上受尽摧残而至心神沮丧、忧郁的真实描写。“黯然”,用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特定意义,点出了离别的悲哀。

柳宗元来柳州时,有堂弟二人相随,一个已因暴病死去,一个又要离去,而自己仍将长留贬所,心情的悲苦,怎不倍增?柳宗元当时仅四十余岁,已自称是“残魂”,见出所受迫害的深重和对此的愤怨。“双垂别泪越江边”,是上句的自然延续。送者垂泪,自不待言;宗一不得已而离开,体会到兄长的孤苦,当然也难忍心中的悲酸。“双垂别泪”具体地表现了送别场面的黯然消魂。

首联从心情神态着笔,把遭贬和离别两种感情,写得真切感人,总括了全诗的情绪。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这两句都是写实:长安是京城又是家乡,失偶寄居的他离乡去国,只身来到五、六千里之外的荒僻之地;在永州时还连遭四次大火;由于精神上的挫折,他众疾并发,健康状况极差。

他经受种种苦难已经十二年了,因为宪宗曾规定柳宗元等“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事实也是一贬再贬,脱离这种痛苦处境的希望,已经断绝。他忧患余生,自料势将老死边荒了。

联系“零落残魂”之句,更见情真意切了。

第三联分写别后两地的环境,寄托兄弟间惜别的深情。“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一带山间瘴气很重,瘴气来时铺天盖地的浓云似墨,这是诗人自己现在和往后所处的自然环境,实际上就是他今后政治生活的处境。“洞庭春尽水如天”,是说宗一此去水途中正值春夏之际、洞庭一带江湖水涨,有如天空一般浩荡无边,行旅也很艰难,叮嘱他要好自珍重,句中也不乏世道险恶的感慨和暗示。

这两句是写景,可是寓情入景,婉转含思,情和景是一体的。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写别后对宗一的思念。以“欲知”开头,有答告的语气。

可以想见兄弟情深,分别之前谈及别后思念的情景。

“相思梦”和“长在”正是想念殷切、经常之语。“荆门”和“郢”都指宗一今后所在地江陵,“郢树烟”的“烟”字,真切地表达出梦中所见的迷离情景,十分传神。末句以地名、树木代替人称,使感情因表象而更具体,更富诗意。全诗从黯然伤别开头,以相思梦境作结,回环包孕,情思幽深。

这首诗作者以迁谪之身写离别之情,把被贬逐后的生活感受和对亲人的惜别深情融会一起,感情特别深沉,正如沈德潜所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在表现艺术上,不借典、不雕饰,多用平直叙写的方法;语言明白凝炼,更显得感情的真挚亲切,是一首后人传诵的优美诗篇。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