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洛阳城外别皇甫湜》原文及鉴赏

【原文】: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

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

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

凭轩一双泪,奉堕绿衣前。



【原文作者】:李贺

【鉴赏】: 皇甫湜是李贺的知遇者,对李贺颇加推引,他曾任陆浑(今河南嵩县)尉,后迁监察御史。

《洛阳城外别皇甫湜》一诗当写于元和八年(813)冬。这年春天,李贺以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十月又从昌谷到洛阳,与皇甫湜别后,再度入京。

首联“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以对句起始,点明分别地点,写从洛阳到龙门(洛阳南二十五里)送别路上的情景。唐人送行,都在下午,第二天一早,行人才登程出发。诗中写的也是向晚的景色。

诗人因科举路绝,仕途受阻,再次入京也是休咎未卜,前途渺茫。满怀愁绪之中,景因情异,风、烟都有别意,使人黯然神伤。

“断烟”是说烟霭似将断隔好友间密切的来往。

两句诗以东都洛阳、胜地龙门和天风暮霭,构成送别图景,于悲凉中见出壮阔。

前人说长吉诗工于发端,百练千磨,开门即见,从这里可以见其一斑。

颔联“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冬天的树,枝干森森,好象一束枯枝,在朔风中瑟瑟颤动;晚烟凝映云天,呈现出紫的颜色。

王勃曾有“烟光凝而暮山紫”的句子,情调虽异,景色近似。这两句描写傍晚时分的萧瑟迷濛气象,衬托出离别的心情。上句承“别风”,下句承“断烟”,前后应接得紧密。

颈联拓开了意境,同时紧扣着离愁,预言别后自己旅途上的苦况。

“飞蓬”不但带出时令,还有飘零的意思。“单身”、“疲马”踽踽独行在寒霜枯草之间,一种凄惶孤苦的情状跃然纸上。马致远《秋思》里“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境况,可能不无李贺的影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中说:“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更可见出他的凄凉身世。

尾联又回到眼前的别情上来。在旅舍里凭栏沉思,各种思绪联翩而起,怀才不遇的幽愤,奔波求生的痛苦,特别是对眼前知友屡次推荐的感激,不禁泪水双流。

“奉堕”二字包含着复杂的感情。在临别之际,说不出对方所期望的成就,也看不到今后的希望,有的只是一双悲酸的眼泪作为奉献,读来令人凄然。

“绿衣”是指皇甫湜。唐肃宗上元元年定制,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当时皇甫湜任监察御史,是正八品下,原来不应服绿。

此处用“绿衣”,是诗中不拘定制的说法(据朱自清《李贺年谱》的意见)。

李贺极大多数的诗,想象奇幻,跳跃度大,不拘常法,晦涩难懂。有人甚至说他是个反格律反骈偶的诗人。

但是也有少数例外的,如这首诗结构严谨,连用三个对句,不见出人意表的跳跃,也不难解。同时也显出他想象丰富、刻意求新、语语求工的艺术风格。

黎二樵曾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这是对李贺诗比较全面的概括。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