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记征人语》原文及鉴赏

【原文】: 列幕平沙夜寂寥,楚云燕月两迢迢。

征人自是无归梦,却枕兜鍪卧听潮。

【原文作者】:纳兰性德

【鉴赏】: 纳兰性德(1654-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康熙十四年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是清初着名词人,亦能诗,有《饮水词》、《通志堂集》。

这首《记征人语》,并非记录征人的谈话,而是写征人的生活,反映了征人久戍不归的怨苦。

一、二两句写景,景中含情。

北方平沙之地,上面排列着一座座帐篷。

沙漠广阔,帐幕重重,夜晚更显得寂寥。诗人一下子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塞外军营图。

沙,饰之以“平”,则既写了沙原平,又含有沙漠之广之意。幕,言之为“列”,则一座座,一排排,如绘如塑。

“夜寂寥”,交代了所写的时间,也透出了荒凉无趣的情绪。明月高照,流云飘忽,说“楚云燕月两迢迢”,意为湖南、湖北等属古楚地,和河北省古属燕地的人,都能看到天上的云和月,可是两地相隔,相距甚远。家住楚地的征人,远戍来燕地,仰望天空云月,思念着家乡。征人陷入思亲念家的愁绪之中,因而夜也显得分外的寂寥。

其实,夜很静,征人的心却不平静。征人内心愈是激烈地斗争,陷入沉思,环境也就愈静;环境愈静,也愈使他们思亲,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三、四两句写征人愁思满怀,不得入梦。

“征人自是无归梦”,原因在于“却枕兜鍪卧听潮”。塞外沙漠之地,并无江海潮水,“卧听潮”,是回想在家时的情景,耳畔隐隐响着潮声。征人枕着头盔,心已飞回到家乡的江边。

诗人写征人思家,如果说“一夜征人尽入梦”,那便失之于浅,也落入常套,由不寐写其如同梦中,在清醒的情况下形成了幻觉,则更深刻地表现了征人望乡之心。

纳兰性德诗风隽秀,从这首诗也可见一斑。

一、二两句首先构成静谧幽远的意境,三、四句则向人的内心深处开掘,以近景写远思,以无声写有声,不必浓墨重彩,却出深情厚意。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