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幽州夜饮》原文及鉴赏

【原文】: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原文作者】:张说

【鉴赏】: 这是诗人在幽州任上与诸将夜宴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中隐含着诗人潜藏在心的官场失意的愁怨情绪。

幽州是古州名。

唐先天二年(713)设幽州节度使,治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幽州夜饮”指在幽州出席晚宴。诗人曾任唐玄宗的宰相,封燕国公,因与姚崇不睦,罢为相州刺史。他的好友苏颋拜见玄宗帝,为他陈说忠謇有勋,不宜弃外,遂迁荆州长史。不久以右羽林将军身份代任幽州都督。正因为诗人有如此坎坷的仕途生涯,所以心中郁积着忿忿不平的官场失意之情。于是借深秋时节的幽州夜饮来抒发情怀。

诗的开头两句写风吹寒林、夜雨萧瑟的深秋景象。这是夜饮的环境描写,景中已见愁情。诗人由宰相贬为荆州长史,又左迁代都督,此时此境,举杯消愁,别有一番滋味。

这种写景,犹如叶梦得所说:“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石林诗话》),因此,诗人笔下的景语是情语。

颔联是写夜饮的情况及诗人的感觉。诗人参加在高大的厅堂里举行的宴会,竟使他“能忘迟暮之心”。“迟暮”即衰老、年迈之意。

“迟暮心”指年老而产生的衰颓情绪。一个“能”字,正反映了诗人迟暮之感极深,又只是因为是在高堂赴饮、气氛热烈,才暂时忘却愁思而已。

诗人的愁思情绪就象影子似地时时伴随着他。诗人在离开贬所荆州来到幽州之时,在题为《幽州新岁作》的一诗中写道:“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嗟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由此看来,诗人身虽在幽州,叹息的是人事无定,念叨的仍是长安生活。

如今借酒浇愁,又岂能一时宠辱皆忘而了却了心头的迟暮愁思!

颈联写军中剑舞、塞上笳音。意思说,军中以剑舞最为适宜,塞上注重的是胡笳的声音。“宜”、“重”二字,说明边地生活单调,无以为乐,更衬托出诗人的寂寞之感。诗人将具有军中生活特色的“剑舞”和边地生活特色的“笳音”入诗,既反映了边陲生活的艰苦,又衬托了诗人的寂寞。

这为最后两句的议论和抒情预设了伏笔。

末联,诗人直接议论和抒情:如果我不做幽州都督,就不能尝到边地生活的苦味,哪里还能深切地体会到昔日皇上对我的海深恩遇呢?诗人念念不忘昔日皇上给予的隆恩,正是伤感今日身居幽州的迟暮。

诗人说得很含蓄,欲露又藏,怨而不露,寄托深婉。

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熔于一炉,情景交融,颇有意境。

诗人将边地生活加以衬托,用今昔生活加以对比,更见出任幽州代都督时的怨愤,但写得含蓄,耐人寻味。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