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长沙过贾谊宅》原文及鉴赏

【原文】: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原文作者】:刘长卿

【鉴赏】: 此诗题云“过”,是诗人被贬,途经长沙凭吊贾谊宅而作。

诗人贬谪经过长沙来凭吊贾谊宅,既是对贾谊的怀念、同怜和敬重,更是发思古之幽情,宣泄心头忧郁和怨愤之情。

吊古之作,往往渗透着诗人自己的感情。从此诗的字面上看,诗人是在为贾谊鸣不平、表同情,但处处有着诗人自己的影子。

首联点宅。贾谊“三年谪宦”长沙,结果在楚地只落得个“万古”悲愁。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点出了“贾谊宅”,“栖迟”是说象鸟儿那样敛翅歇息而飞不起来,意思说从此以后一蹶不振了。出句暗喻自己久谪异地他乡如同贾谊,都是“楚客”,对句的一个“悲”字,明里是在为贾生感伤,暗中却又是自己伤怀。

颔联点景。

诗人俯视,惟有遍地秋草在冷风中瑟瑟作响,独自寻找却不见这宅子的主人。

诗人又抬头望着寒林,见到的则是西斜的太阳,仍不见故人。“人去后”,轻轻缩却数百年;“日斜时”,茫茫据此顷刻间。

写得真妙!这联中的“秋草”、“人去”、“寒林”、“日斜”都是哀景,渲染了贾谊故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以此哀景抒发诗人对贾谊的崇敬和怀念之意,也抒发了诗人遭贬后的悲凉与怨尤之情。

颈联评汉文、吊湘水,尤为沉痛,使人一读三叹。这联的意思说:有道之君汉文帝尚且贬谪贤臣,无道之人(暗指唐代宗)自然更不必说了,言外之意,自己的被贬也就不奇怪的了。

湘水无情,时光流逝,屈子死后上百年,岂能知道有贾谊来到湘水之滨凭吊自己(贾谊写过《吊屈原赋》)?贾谊死后近千年,岂能知道我刘长卿来故宅凭吊他呢?这联是叙事,在叙事中慨叹自己的不幸遭遇。

这联中的“汉文有道恩犹薄”写得极妙:诗人一方面称颂汉文帝“有道”,又批评他“恩犹薄”,因为谗谄蔽明而使贾谊含冤遭贬,弦外之音是说唐代宗无道,自己成为贬谪之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诗人曲笔针砭代宗,份量很重。

未联是抒情。出句的“寂寂江山”与颔联的哀景相吻合,“摇落”明指秋风摇动、打落了枯枝败叶,暗喻汉文帝统治的黑暗和江山的衰败。对句的“怜君何事到天涯”,不仅是借问贾谊为什么事而被贬谪到长沙,更是借“怜君”而白怜:我为什么被贬谪到天涯海角?诗人既怜贾谊,又怜自己。到此,诗人与贾谊的命运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