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秋柳》原文及鉴赏

【原文】: 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复旧毵毵。

此时愁杀桓司马,暮雨秋风满汉南。

【原文作者】:高启

【鉴赏】: 此诗是诗人被召入都城南京做官时,因与当权者格格不入而愁闷不已,于是看到街头秋柳而生发年华流逝、壮志不酬的失意之感慨。

诗的第一、二两句,诗人看到京城秋天的柳树经过春夏两季,已经长高了,要想挽它的长长的枝条已经不可能了,原先柳条的那种细长柔软的样子也没有了。这里,诗人运用比兴手法,描写秋柳长得粗大,以此来概括年华流逝,抒发壮志不酬的官场失意之情。

诗的第三、四两句借典进一步抒发这种感情。桓司马,即桓温(312-373),东晋明帝之婿,专权朝政,立简文帝,加大司马。

北征苻健时路过金城,见青年时手植柳粗已十围,感叹道:“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世说新语·言语》)“汉南”,汉水之南,指江陵(今属湖北)。桓温曾任荆州刺史,握长江上游大权。

诗人明明是自己看到京城秋柳内心产生愁苦,却偏偏不说是自己如此,而是说暮雨秋风遍江陵的时候,要“愁杀桓司马”。诗人只不过是借古人的亡灵表明自己要“愁杀”:时光飞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元末乱世之时,诗人的愁思已经极重,他曾在《闻笛》中这样写道:“横吹才听泪已流,寒灯照雨宿江头。凭君莫作《关山曲》,乱世人人易得愁。

”如今元亡明兴,诗人虽被召入京,但宏图难以施展,于是在暮雨秋风之时,看到秋柳,失意的愁苦也就油然而生。诗人运用典故,十分曲折地隐寓了自己的感情,写得很含蓄,欲吐还藏,耐人寻味。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