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淮右》原文及鉴赏

【原文】: 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不堪论!

辅车谩欲通吴会,突骑谁当捣蓟门!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空余韩偓伤时语,留与累臣一断魂。

【原文作者】:元好问

【鉴赏】: 淮右指淮西一带,当时为宋、金交界处,南宋与蒙古联合攻金,宋将孟珙攻取了顺阳(今河南淅川)、邓州(今河南邓县)等地,所以说“淮右城池几处存”。

“宋州新事”指金哀宗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被官奴囚禁于照碧堂,其实金朝已名存实亡,所以说“不堪论”。诗人眼见金朝大势已去,作为一个参与国家机要的大臣,竟无能为力,引起了深切的感慨。

诗人认为金、宋的关系如“辅车相依”,他本来主张“通吴会”(吴郡、会稽,这里代称南宋)与南宋达成和议共同对付蒙古军的,可是却遭金朝君臣的反对,如今却亡于蒙古人之手,“谩”是“不用”、“不要”的意思,事已至今,也不用再提了,表现了诗人对政事无可奈何的愤慨。历史上那些奸臣往往取得统治者的宠信,统治者哪里知道他们恰恰是自己的掘墓人,有的是至死方悟,有的是死而不悟,只有那些进逆耳之言的忠臣,才会在亡国之时发出这样的愤慨。

“突骑谁当捣蓟门”是“谁挡突骑捣蓟门”的倒装,“突骑”指蒙古铁骑。“蓟门”遗址在今北京德胜门西北,这里借指蒙古军攻取洛阳,金守将强伸被杀事。女真族已不是当年入关时那样的剽悍强盛了,如今有谁能抵挡蒙古骑兵呢?

第三联引用晚唐诗人韩偓《春尽》中的原句,意思是金朝也到了“春尽”的地步,前途已黯淡无光了。韩偓原诗仅仅是描写“春尽”时的自然景色,诗人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就使这景物描写有了灵魂。“流水落花春去也”,江山易主,连“细水浮花”也归“别涧”而非我所有了。故国有如一个“孤村”,况且“断云含雨”不断侵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亡国之情寓于凄凉之景,在爱国者的泪眼中,显得格外悲切。

景与情合,随手拈来,借景抒情,正是妙手。

结联说追思往事,白白地留下了韩偓的这些“伤时语”,使自己这个“累臣”——被羁管的亡国之臣,“一断魂”!

清朝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少陵(杜甫)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元好问)则往往有之。”所谓“可歌可泣者”,即指壮怀激烈的爱国诗篇,元好问在元蒙铁蹄的蹂躏之下,痛感国破家亡,匹夫未尽其责,写出沉挚悲凉的诗史来,确是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一脉相承的。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