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梦归》原文及鉴赏
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潇潇风雨秋。
贫里有诗工作祟,乱来无泪可供愁。
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盐万事休。
。【原文作者】:元好问
【鉴赏】: 这是诗人“家亡国破此身留,留滞聊城又过秋”(《送仲希兼简大方》)之时,思归而不可得,记梦以寄意之作。
“南冠”、“楚囚”指俘虏、囚犯,甚至于指处境窘迫者。诗中系指诗人自己。诗人被“羁管”聊城,归心却如长江汉水日夜东流。
诗人故乡在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故家就在读书山下的元家山村,那里青山长在,乡土情浓。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诗人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只见青山如旧,乡国依然,历历在目,似在欢迎我这憔悴不堪的游子,美梦醒来,却只见“黄叶潇潇风雨秋”,一片寂寞凄凉。现实的凄凉寂寞,与美好的梦境恰成鲜明对照,更撩得人思归心切。
上半首只第三句写梦,第一句交代自己的身份,第二句讲思归心情的迫切,第四句是梦醒后的现实。这些都是为了写梦,第一、二句交代梦因梦源,第四句对比反衬,这样梦就显得真实而突出。
梦的中心就是“思归”,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这个中心。
下半首是设想如能得释,定当回乡做一个遗民。“今是中原一布衣”,读书、着述以了此一生。用示现手法,把未来的事当作眼前的来写,更见其急迫之情。
诗人说自己甘愿过遗民贫苦的生活,以写诗求工作为时时萦绕心怀、不得安宁的乐事;通过这次战乱,亡国之悲、去国之痛,已使人血泪流尽、再也没有泪来伴愁了,这当然是求自我解脱的反话。
回乡以后,与风烛残年的兄弟们共聚,即使大家分食一碗白粥、一点儿腌菜,也心满意足,万事皆休了。其实诗人的兄长元好古已在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蒙古军将忻州屠城时,与十余万乡梓一起,成为屠刀下的冤魂了。
残酷的战争使兄弟相聚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不言自明了。
诗人在得释之后,果然回到自己的故乡秀容,过起与世无关的遗民生活来了。其实一点爱国之心,永不泯灭,立志完成全部金史的着述,就是最好的爱国行动。
他终于化了二十年心血,写成以诗存史的《中州集》,开创了断代史诗的新体例,保存了金朝的重要文献,同时完成了笔记体的史录《壬辰杂编》,为元人编修《金史》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