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子夜歌》原文及鉴赏

【原文】: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原文作者】:李煜

【鉴赏】: 这首词思念故国,不仗丽辞,纯用白描,不用曲笔,直抒胸臆,上下片皆写自己的“梦”,以梦境来反衬囚禁之苦,格外沉重,在后主抒写亡国哀怨的众多作品中,别具一格。

上片写怀旧之情。起两句,“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以递减手法,先说人生多苦,不免愁恨,这是普遍的;再说我的亡国愁恨最无止境,永无竟日,这是独特的。这样来突出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情绪。为什么他这么说呢?“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原来他梦中回到了故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强调了对祖国苦恋之情。可是一觉醒来,一切幻灭,无国可归,有家难回,又不能放声号哭,因为赵宋的监视者就在近旁,只得独个儿吞声饮泣,泪水暗流。这种感情是亡国臣民所共有的,而“觉来双泪垂”的悲泣,却又是李煜“这一个”人独具的,有其代表性的。从艺术构思来说,“故国梦重归”是放开,“觉来双泪垂”是收合,开合之间溅起了读者心海的层层浪花。

下片写近况之孤苦及心头的酸辛与苦涩。

“高楼谁与上?”现在,我跟谁再登楼远眺呢?亲人呵,你们在哪里?“长记秋晴望。”还记得以前在秋日晴空下登楼远眺的欢乐情景么?今天,人分离,国覆亡,我只得、也应该独自承受这痛苦了。当然,我不忍心再登楼远眺了。

否则“故国杳杳,销魂何限”,“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我定会凭栏而泪飞如雨的。这两句写眼前的现实,回环往复,深挚感人。“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旧事已成空影,只是象做了一场大梦罢了。

从沉痛到自愿担荷而无可如何,再归结到人生如梦,更觉哀惋凄绝,后主本笃信释氏,归结人生如梦、色即是空,发自肺腑,非矫言也。非此则“人生愁恨”何日得了,众人痛苦又如何解脱?设身处地,他也是无法之法,不得以消极而全盘否定。

“梦”字为穿珠之线,上片说“梦似真”,消逝了的一切在梦中重现;下片说“真似梦”,消逝了的一切永不回还,苟活于刀树剑丛,生复何趣?诚乃诀绝语也。况周颐《蕙风词话》亦云:“唐五代词并不易学。……其铮铮佼佼者,如李重光之性灵……岂操觚之士能方其万一?”他扪触到李煜词的美学特点,吐真情实感,抒高志洁趣,自创新格。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