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书文山卷后》原文及鉴赏

【原文】: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原文作者】:谢翱

【鉴赏】: 这是作者题写在文天祥诗卷后面的一首诗。

作者以悲壮的笔调,抒发对文天祥崇敬与悼念之情,表露自己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激情。

首联写文天祥遇害后对他的哀悼。当文天祥将被屠戮的消息传来时,诗人万箭穿心,魂恨不得立即从南方飞向万里外的大都,去与英雄话别。可是一切都晚了,英雄已献身,天地之间,幽明阻隔,诗人怅惘无极。颔联写英雄之死给自己带来的心灵创伤。“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文天祥是诗人的上级和战友,他们曾经为保卫祖国的崇高理想而并肩战斗。现在文天祥死了,作者哭诉:我没有跟随您一起去死,十分愧怍,非常难过!因此,我虽还活着却毫无情趣,象死了一样。作者强调了生与死的价值,发挥了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想(见《报任安书》),从而歌赞文天祥为国赴义的永恒价值。颈联“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赞颂文天祥对民族的忠贞。文天祥被关押在大都牢狱中整整三年,元朝多次劝降,都严辞拒绝;遇难日晨“欣然曰:‘吾事了矣。’及行,颜色不少变。

至刑所,问左右孰南向,于是南向再拜曰:‘臣报国至此矣。’遂受刑。

”(《文天祥全集·附纪年录》)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至死不变。第二行说英雄虽然牺牲,但精灵很快化为碧玉,纯洁无瑕,坚贞无比,它将流芳百世,永垂千古。

尾联“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表示自己一定继承并发扬文天祥的爱国节概。

作者沉痛地说,全部国土都被蒙古贵族霸占,没有一块地方可以自由挥泪缅怀英雄了。据《西台恸哭记》,当谢翱等人登台祭奠时,曾有元兵巡船从台下逡巡。

作者悲愤地说:从现在起,我只好改名换姓,隐居深山,不踏大元秽土了。

明代焦竑在《澹园集·雅娱阁集序》中说:“诗非他,人之性灵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以此权衡本诗,作者当之无愧。

谢翱与文天祥曾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但此诗不仅仅是抒发他俩个人的情谊,而且抒发对伟大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这就是列宁讲的“大的感情”,跟国家、人民前途休戚相关的感情。感慨深,情意浓,眼光远,典式后世。此外,本诗章法灵活,构思精巧,符合“诗必须有跳动”的艺术要求。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