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杂诗(之一)》原文及鉴赏

【原文】: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原文作者】:王夫之

【鉴赏】: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举人。清军南下,他在衡山起兵抵抗,败退到肇庆,参加了永历帝朱由榔的抗清队伍,任行人。后又帮助瞿式耜守桂林。

永历朝亡后,流转湘西,窜身岩洞。其后曾长期筑土室居于石船山,从事着述,世称船山先生。他博通经史,着作极丰,是明末清初着名学者与思想家。

文章气节,与顾炎武、黄宗羲鼎足而三,学者称“清初三先生”。他的诗用意深,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社会苦难和家国之痛。

喜用典故,造语奇而晦,是不足之处。

《杂诗》写于顺治六年(1649),当时南明的福王、鲁王、唐王政权都被清军摧毁。王夫之于上一年被永历朝任命为行人。在桂林,他受到瞿式耜的尊重。

当时永历朝中“吴党”、“楚党”党争激烈,达到白热化程度。据邓潭洲《王船山传论》,“楚党”在历史上有促进作用,对人民的态度也胜“吴党”一筹。王夫之遭到“吴党”排斥,于顺治七年被批准休假,实际上是被免了行人的官职。

他七月离开梧州,八月到了桂林,取道返湘。《姜斋诗集·五十自定稿》:“萧森天放湘累客,得倚商歌侍羽觞。”抒发悲愤的心情。

一方面以屈原自比,抒发“一意事主,不随众狂”(《章灵赋》自注)却受谗遭逐的愤慨,一方面感谢瞿式耜对自己的礼遇。《杂诗》之一正是他壮志未酬、心忧国事的激昂慷慨心情的倾吐。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深夜悲风怒吼,边马长啸,令人惊悸激动,刀鞘中的刀也发出风雨似的呼啸声。这一层写他听到湖南、江西激战消息时渴望投入战斗的心情,这种愿望却又遭到了朝廷内“吴党”的打击,使他感到不平和激愤。

“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有志抗清的将领不被征召,“吴党”阻挠抗战事业,使之冷落萧条。关中黄河流域也就是中原地带,自从失陷后,已是一片深远空濛的凄凉景象,成为荒烟蔓草杂乱横陈的悲惨土地。那里的百姓盼望明朝军队反攻过去,但南宋时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土师又一年”的悲剧重演。“飞将”用《史记·李将军列传》故事,赞扬汉朝征讨匈奴的名将李广,这里借指抗清将领。这一层抒发诗人无比忧忿与对北方人民的同情。永历帝懦弱寡断,昏庸腐朽,闻警即逃,颠沛流离。

小朝廷内部,宦官专权。

地方上则是军阀割据,你争我夺。尤其可恨的是大敌当前,“吴党”中的吴贞毓、郭之奇、万翱、张孝起、李用楫等却依靠王太后、永历帝的袒护,疯狂排挤、迫害抗清将领金堡、瞿式耜、张同敞、刘湘客等人,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面对这种亲痛仇快的倒行逆施,面对即将崩溃的抗清态势,王夫之不得不挺身而出进行“死谏”。

所以这四行是写得极沉痛的。小朝廷吵吵闹闹,而清军正在大举南下,象金堡这样的“飞将”不为朝廷所重,哪里还谈得上北伐?中原大地,白骨遍野,黎民百姓,盼望王师,泪水纵横。

诗人忧心如焚!“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诗人再也躺不住了,披衣仰望,银河已经向西斜转。望星空,泪水飞洒;想国事,忧怨满怀。唉!国仇未报,生灵涂炭,用什么来慰安一生呢?质言之,将抱恨终身,永无休止。

这首诗抒发了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耿耿愁思,表达了亡国的幽怨,十分感人。作者采用五言古诗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感体验。

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外篇》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他进一步提出:“势者,意中之神理也。”并以画设喻:“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具体地说,“取势”即用生动而简净的语言,对所吟物与情,委婉曲折地描叙抒发,造成深远优美的意境,构思应广远,诗篇有风味,语言力求纯净,意象要藏锋不露。这首诗实践他的诗歌理论,写“身之所历,目之所见”(《夕堂永日绪论·内篇》),格调高古,语言淳朴,意境深远,确是不同凡响。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