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感遇十二首(其四)》原文及鉴赏

【原文】: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原文作者】:张九龄

【鉴赏】: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曲江县)人。

景龙初年(708左右)中进士,开元二十二年(734)迁中书令。唐玄宗时,官至尚书右丞相,后被奸相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死后赐谥文献。着有《曲江集》。

张九龄的人才观是重用“智能之士”,认为“治之本”在于“重守令”(重在选择州县官)。他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也早有察觉,并建议唐玄宗及早诛灭,但未被采纳。

他在执政时敢于谏诤,极言得失,加之能重用有识之士,时人称之为“贤相”。

这是一首寓言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其时诗人谪居荆州长史。诗人以孤鸿自比,以双翠鸟喻为李林甫和朱仙客,用隐约的言语抒发了心中受贬之冤,警告了李林甫之流当心“金丸”、“人指”之报应。

诗中“孤鸿”与大海,相互衬托。在浩瀚无穷的大海面前,更见孤鸿孤独而又渺小,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诗人受贬之后的心境,其郁抑苍老、形影相吊之态历历可见。

张九龄在写此诗后两年便与世长辞了。“孤鸿海上来”,看似平而无奇,实则饱含着诗人遭贬后满腔的辛酸苦辣。

就是这只从大海之上飞来的“孤鸿”,竟然没有勇气瞧一瞧积水的池子,极喻诗人受贬后的悲冤之深,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官场恶势力的恐惧。

诗人明里说孤鸿“侧见双翠鸟”,暗喻自己不敢去同李林甫之流较量,因为这伙乱臣贼子的势力太大了,然而,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如此恶劣危险的境遇中,看到了李林甫之流的虚弱和必将灭亡。李林甫和朱仙客这双翠鸟,它们的巢筑在独立高出的三珠树上。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

“得无金丸惧”的反问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双翠鸟害怕“金丸”击中的恐惧心理。这正是李林甫之流虚弱本质的形象描写。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是诗人借孤鸿之嘴警告李林甫之流:翠鸟高筑巢儿在树头,要当心毙于“金丸”;你们气焰如此之盛,当心成为众矢之的!诗人心里虽燃了一团冤火,却不让喷吐出来,读之,竟无怒火中烧之感,警告中有劝告,这是儒家所谓温柔憨厚的诗教传统。

诗的结句,意境高远,耐人寻味。诗人这只“孤鸿”面对大海、翠鸟、珠树、珍木,终于采取了超脱的态度:既不重返大海,也不恋于池潢,更不愿意去涉足于珠树和珍木的枝头,而是翱翔于广阔万里的苍穹之中,那些弋者——猎取者将无法猎取!彼时彼地,诗人采取“走为上策”之计,也是一种处世之术!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诗人饶有机趣地采用了借物起兴、以物喻人的手法。

诗中咏物就是说人,说人也就是咏物。如“孤鸿”、“翠鸟”、“巢”、“游冥冥”、“弋者”等词,处处意存双关,其中“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既是说理,又是劝诫。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陈子昂、张九龄“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充分肯定了张氏在唐诗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就从这首诗里亦可略见一斑。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