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瑶池》原文及鉴赏

【原文】: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原文作者】:李商隐

【鉴赏】: 这首诗对晚唐几个昏君迷恋求仙长寿之术的愚昧行径,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它在艺术构思上,机杼独运,具有奇谲的诗趣。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瑶池”,古代传说中昆仑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的地方。“阿母”,即西王母,是传说中的西方女神。“黄竹”,见《穆天子传》载,说穆王游黄台之丘,在风雪途中见人民受冻,作《黄竹》歌表示哀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言西王母开窗等候穆王,不见人来,徒闻穆王当年所作哀歌在回响。周穆王西游瑶池,受到西王母的礼待,临别时两人相约再能见面,穆王后已作古,未能重来。

诗人根据这传说,虚构了西王母企盼穆王的眷怀之情态。她推开雕镂彩饰的窗户,不见穆王的踪影,却听到《黄竹》歌声哀动大地。这样写,一方面用来表明西王母思念穆王的感情之深,一方面以此暗示仙境乐园与人间哀境,相比大为悬殊,的确是天上地下。

而在后一方面的对比里,既隐指只闻哀歌,不见作歌人,言外之意是穆王已死,又戟刺统治者不顾民间疾苦却去求仙延寿,昏庸透顶。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八骏”,传说穆王驾车用八匹骏马,能日行三万里,见《列子·周穆王篇》:“八骏之乘……日行万里。”八骏之名,诸书各不相同,《穆天子传》载其名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言八骏善驰而穆王不能再来了,因为穆王已死,而西王母竟不知道,还在思忖着:穆王为什么不遵约前来呢?周穆王西游瑶池,分手时,西王母作歌赠之曰:“将子毋死,尚能复来。”穆王答歌曰:“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这一段情节记载于《穆天子传》。诗人将这传说融入到诗句中,语挟讽刺,声色不露,却入木三分地借周穆王已死不能应诺重游瑶池的事实,寄托着这样的寓意:西王母既为神仙却不能使穆王不死,又不能令周穆王起死回生,这不分明是说神仙和长生之术的虚妄不可信吗?

全诗讽刺求仙的荒诞不经,然而其意未形诸字面,颇有含蓄蕴藉之致。

纪昀评此诗说:“尽言尽意矣,而以诘问之词吞吐出之,故尽而未尽”(《李义山诗集辑评》)。叶燮谓“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可空百代”(《原诗》),《瑶池》这首诗可属此等佳品。

它从西王母欲重会周穆王的心理活动来藏嵌深意,人们可以联系“玄都阿母”(托名班固作的《汉武帝内传》作此称)的神仙居所及身份上获得由诗的定向暗示而引起的思索,领悟到诗的机趣所在。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