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贺寿》原文及鉴赏

【原文】: 堂前老妇不是人,好象南海观世音。

两个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寿母亲。

【原文作者】:唐寅

【鉴赏】: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

明代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与张灵相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

年廿九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后游名山大川,致力绘事,卖画为生。性不羁,有时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

他擅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着有《六如居士全集》。

清人张皇甫在《息歌偶录》中记载了唐寅替一富妇题写的《贺寿》诗。

就这贺诗的内容来看,意在恭维,并非诋毁,然而欲扬故抑,前抑后扬,抑成了扬的烘托,在相反相成中造成了波澜陡起的语势,从而突出、强调所描写的对象,显示了使用曲笔的机趣。

“堂前老妇不是人”,出言不敬,骂得狠绝,这哪里是祝寿之辞呢?接下去,忽地一转,“好象南海观世音”,立时大异,与前一句相映生辉,说“不是人”而是为了衬出老妇的超尘脱俗,即为了由抑见扬。

“两个儿子都是贼”,则更是骇人听闻,满嘴喷污,叫主人听了怎能容忍,可是当接之以“偷得蟠桃寿母亲”时,便豁然开朗,原来两个儿子的“偷”,即作“贼”,形贬实褒。

“偷”的是仙桃,非人间所有的凡物,“偷”的目的是为老母贺寿,让老母亲吃了这“蟠桃”得以长生不老,可真是孝感动天!再有,这种“偷”的事实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让人听了只会信其孝情,不会信其贼事。诗人如此来写贺寿诗,仅不过是为了在祝寿时助兴娱心罢了。

这种大落后大起的先抑后扬,带来了人们心理活动于一瞬间的大幅度转折,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二句通过极端构成对比,三、四句通过丑化去作溢美,这就把祝寿时气氛的自厉变缓,举座的自惊变悦,写得如奔洪回流,似奇峰忽立,让人有着诗的机趣的美感享受。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