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雪景》原文及鉴赏

【原文】: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飞进芦花都不见。

【原文作者】:无名氏

【鉴赏】: 不知是哪位诗人写了这首《雪景》诗,它既不靠神奇的想象,又不仗逼真的设喻,几乎是全用数字来辟出诗的意境的。

这种全靠数字的巧妙组合显示出表达的功能,足见其诗的机趣。

音乐简谱中的1、2、3、4、5、6、7这些能调出高、低、平声音的基本音符,如果单独地哼出来,叫人听了恐怕也只能觉得味淡兴寡。但是,将它们谱成千歌万曲,其旋律可以如流泉幽咽,也可以似急雨惊风,可以象珠玉落盘,也可以若刀鸣枪击,等等,变化无穷。

这就能唤起人们的听觉经验和想象,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情上的共鸣。

由此,我们想到抽象的数字,不是同1、2、3、4、5、6、7一样,把它化成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而能够产生特有的艺术魅力吗?

数字运用得巧妙,与枯燥的概念绝缘,它们会在有机的组合中,变成诗歌形象里有生命的细胞。这里所要赏析的《雪景》诗,全诗二十八个字,倒有十二个是数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进芦花都不见”,一连串的数字排列,读来非但毫无板滞之感,而且反觉得淋漓酣畅。

一至三句,数字由小到大,数量连续递增,是写雪花飞舞,纷纷扬扬,并写了飘雪越来越密,可以想象到积雪愈来愈厚。大雪下得频频不止,当消融进芦花之中时,就分辨不出是芦花还是雪花,到处都呈现出白色,把读者带到空阔浩茫的境界。

整个的四句诗,前三句是“点”,点出了“雪”;后一句是“染”,染出了“景”,前者为后者设色铺垫,后者为前者幻化画面,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一叠数量词联结的诗句,落笔到“飞”字上,则毕现了雪的动态。芦花是白的,雪花也是白的,这才构成了不见雪花只见白的条件。这首诗让众多的数字驰骋于字里行间,节奏轻快跳跃,看似容易却艰辛,貌似平常则奇崛。

数字与诗歌形象攀亲结眷,就能使数字生辉。舍此,数字定会嘲笑诗人的低能。当然数字本身不是诗,不过它可以与诗构成血缘关系,这就要看诗人能否出色地驾驭它,赋予它以艺术生命。《雪景》这首诗在这方面可以借鉴。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