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原文及鉴赏

【原文】: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嶷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热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原文作者】:韩愈

【鉴赏】: 公元805年正月,顺宗即位,二月大赦天下,死罪改为流放,流放以下递减一等。

在这之前,韩愈、张署同被贬谪到南方,此时遇赦,韩愈迁调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张署迁调为江陵府功曹参军。这一年的中秋夜,二人尚未到职,待命于柳州。饮酒之时,张署向韩愈诉苦,历叙他从被贬到赦回,其间所受的困苦艰难;现在虽然遇赦,但不过做一个小小的功曹,仍然难免要受责罚。

韩愈与他同病相怜,篇末虽然故作旷达,向张劝慰开导,但字里行间,却掩饰不住他俩的满腹牢愁。

此诗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开头——“泪如雨”),写中秋之夜张署向诗人诉苦,诗人与他同病相怜,不禁泪如雨下。

诗一开头,即景生情,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作了浓重的气氛渲染:中秋之夜,皓月当空,纤云四卷,银河消失,沙平水息,万籁无声。此时此际,二人借酒浇愁,可是,“举酒浇愁愁更愁”。

张署向韩愈倾诉着被贬谪南方的困苦和满腔的激情,声酸辞苦。韩愈听着听着,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这一段画面鲜明,感染真挚,一下子就打入读者心中,感染力极强。

第二段(“洞庭”——“难追攀”),记述张署的诉苦之辞(叙贬所之苦,叙得赦的原因,叙功曹小官的无聊,层次井然)。

这一段是诗的主干部分。“洞庭连天九嶷高”,既明确交代了被贬的地点,又暗示着贬所的荒辟与艰苦。接着写途中蛟龙出没,猩鼯啼号,他经过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到达贬所,象逃罪避祸的囚犯一样默默不敢作声。南方蛇与毒虫极多,行动与饮食都须十分小心;再加上腥臊遍地,湿气熏蒸,极易得病,真是罪上加罪。

“昨者州前捶大鼓”以下六句,忽然笔势一转,叙顺宗即位,大赦天下,字里行间,流露出十分喜悦和期待的心情,盼望有朝一日能调回京城,受到重用,“涤瑕荡垢清朝班”。可是,结果却大失所望,柳州长官虽然将他们的名字申报上去,而湖南观察使却压住不报,仍然被派在南方的地方上做一个小小的功曹,这样的小官弄得不好还会遭受上司的笞杖之刑。

同辈的人大多数升迁了,想想自己的命运,慨叹通天的道路(比喻通向皇帝的道路)是多么幽辟艰险难以追攀啊!这里用的是张署的口气,实际上也是韩愈在自叙。同病相怜,意气相投,怎么能不分外激动呢?正因如此,这一段写得情真意切,声酸辞苦,凄恻婉转,无比动人。真是:“此中真歌哭,情文两具备。”(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

第三段(“君歌”——篇末),作者故作旷达之语来劝解张署,希望他认清自己的命运,对着中秋明月,开怀痛饮吧!实际上,这不过是含着眼泪的苦笑,掩饰着痛苦的旷达罢了。

这首诗以宾主二人问答的形式,叙写了张署、韩愈遭受贬谪以后的痛苦生活和悲惨情怀。从内容来看,不过在发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受压抑的牢骚不平,篇末还在有意无意地宣扬儒家的“天命论”,比起杜甫、白居易的那些揭露封建社会矛盾的名篇来,它的社会意义是不太大的。

但是,它写得形象鲜明,自然真挚,抑扬顿挫,情韵兼美,而又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在艺术上有很多可取之处,在韩愈诗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