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望梅调》原文及鉴赏

【原文】: 奴年两七。

比陶家八八、李家七七,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却似天孙、几望断新秋初七。正闲看北斗,遥挂阑干,云边横七。空有琴丝五七,更词名八六,歌名一七。奈唱回残月晓风,难说与、韦曲才人柳七。简点春风,已花信今番六七。

怕年华都似、顷刻开花殷七。



【原文作者】:董文友

【鉴赏】: 这首词怪在“以七字为韵”。

全词二十一句,押韵的十句都是“七”字。“七”为数词,又为仄声,以此为韵,且一韵(字)到底,是颇费心计的。

词的内容系写一个十四岁(两七)的少女,自恃年轻貌美,才华横溢,可是空闺待字,才郎难得,眼看斗转星移、花开花落,颇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表现了少女伤春的情怀。

这位少女感到自己正当年华,虽比不上陶家、李家女儿的风韵,可也够得上她们的十分之七。

她希望如那天孙星(织女星)于七月七日与牛郎相会,可是只见到北斗七星横于云边,佳期又过,佳人仍杳。空自在那里理丝弦弹哀音,以《八六子》等情词以遣怀。徒然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曼词,但没有柳永(柳七)一样的风流才子欣赏。眼看着春已老,花将残,岁月无情催人老,就怕自己的年华亦如那鲜花褪色凋零。

词的内容不见得如何精妙独诣,这种伤春悼红之作颇为常见,只是通篇以“七”为韵则不是垂手可得。

“奴年两七”,由“二八”年华而来,为了协“七”韵而将“八”改为“七”。“李家七七”、“十分之七”,尚可凑泊,“云边横七”与“北斗”相应,“琴丝五七”与“歌名一七”相合,“柳七”与《雨霖铃》词相适,“花信六七”和“花开殷七”相谐,便不易为。因此徐说这首词“虽具慧心巧舌,然此体亦不必效颦也”(《词苑丛谈》)是有道理的。

为您推荐

王寂(原文及赏析)

【生卒】:1128—1194 【介绍】: 字元老。 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六年,卒于章宗明昌五年,享年67岁。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 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史等职。..

元好问(原文及赏析)

【生卒】:1190—1257 【介绍】: 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北魏的拓跋氏,乃唐诗人元结后裔,系元德明之子。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享年六十八岁。他自幼好学,七岁能诗,受教..

李俊民(原文及赏析)

【生卒】:1176—1260 【介绍】: 字用章,号鹤鸣老人。 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生于世宗大定十六年,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享年八十四岁。 他自幼勤学苦读,成绩过人。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耶律铸(原文及赏析)

郝经(原文及赏析)

【生卒】:1222—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临川(今山西陵川县)人。 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岁。他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之孙,曾受教于好问。金亡后,家徙顺天,生活贫苦。 于..

刘因(原文及赏析)

【生卒】:1249—1293 【介绍】: 初名骃,字梦骥,又字梦吉,号静修。 河北保定容城人。生于元定宗后称制二年(1249),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享年四十五岁。 三岁识字,过目能诵。六岁写诗,七岁作文,落笔有神。 年刚二十,天..

赵秉文(原文及赏析)

【生卒】:1159—1232 【介绍】: 字周臣,晚年自号闲闲老人。 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兴九年,享年74岁。他幼年勤学苦读,十七岁参加乡试,名列榜首。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