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礼涛向来快手多产,并不为市道左右,在港产片导演中有其独特的代表性。除了是类型片多面手外,他还有另一条社会良知写实言志的路线,通俗类型框框内写人写情亦不乏佳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多艺熟,他从大量小本制作实战经验中磨练出一套'经济美学',乍看貌不惊人,却极富香港电影人的高效率和'执生精神'。承袭前人的作品是邱礼涛作品的特点,他观察事物角度刁钻,理解精准,有悲天悯人的一面,而将前作的主题'去到尽'或者另辟蹊径又是他另一种创意所在。既能放得下身段保持低姿态,满足恶趣味,一面又坚持甚至可以讲是固执地维护港影之传统与尖锐。黑帮、三级、恐怖、喜剧,他样样拿捏过,尝试过,他秉承的是港九鱼龙混杂的殖民地历史所灌输的特殊气质,通俗与低俗并举,却丝毫未向其妥协,反而犀利不减当年,将Cult进行到底,足见个性执拗,思想'顽固'。(阿木9评)
邱礼涛的最大特点就是每部作品中通常都有一两处的神来之笔,但整体看又常常会有些许缺憾。他本人似乎也是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边缘人,即使他曾经掀起了好几个类型风潮,如《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饱》(1993)开启了变态杀人犯的流行人物类型,《阴阳路》(1997)成为长寿鬼片的代表作,但他从来都不是王晶。在类型的承接及发展的过程中,邱礼涛只把自己当作身处其中的一分子而已,一旦赚够了钱就去开拍自己心目中的喜好作品,2001年的《等候董建华发落》就是一个例子。邱礼涛的高效率使他成为业内的快枪手,作品的成本及水平可以得到有限范围内的保证,但又因为制作条的粗疏,很多作品都不是那么耐看。邱本人对底层、黑色等极端风格十分偏爱,制造'恐怖'和具'血腥感'的凌厉影像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新浪娱乐评)
邱礼涛堪称是香港恐怖电影的鼻祖,曾掀起了香港电影好几个类型风潮,开启了变态杀人犯的流行人物类型。他行事特立独行,别人喜欢拍大制作,他却偏偏喜好导演低成本影片。别的导演总会想尽一切法子取悦观众,他却毫不客气地让观众在强烈得令人作呕的残暴与血腥里反思。他本人最欣赏的恐怖片是大师库布里克的《闪灵》,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影片中出现的不是简单粗暴的惊恐,而是那种不经意间的'背脊一阵阵发凉'。事实证明,他做到了。(搜狐娱乐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