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蒂埃·布列松代表作品②

1、作品集

1954年,布列松早期几十幅名作被重新整理,出版了题为《决定性瞬间》的作品集。经过安利·马蒂斯的设计,它成为一本非常高级的作品集。另一本由米罗设计,撒农特尔写说明的《欧洲人》是一本充分表现欧人性格特征的优秀作品集。这期间,他还到过埃及、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地采访。1955年,出版了《两个中国》,还出版了《巴黎岛》等作品集。

2、举办了巴黎大型个人影展

1955年,布列松在巴黎卢浮宫美术馆举办了大型个人影展,这在巴黎是空前的举动。可见,布列松作为摄影家的地位越来越高了。但是,战后13年过去,布列松的周围开始变化:卡帕战死在印度支那,西摩也倒在埃及战场上。从前的两位挚友,都先后离开了人世。然而,摄影家是不能顾及个人情感的波动的,既然还活着,就要作为世界事件的目击者和揭发者而履行职责,这是布列松的生活观。当然,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包含了对死去战友的怀念之情,他把任何名誉、地位都看成是虚荣。

3、举办日本布列松个人影展

1957年,由日本(每日新闻)社主办的布列松个人影展在日本开幕。那时,人们传闻布列松会亲自参加,然而未能如愿。因为世界局势不稳定,埃及动乱、匈牙利事件等此起彼伏,作为新闻摄影家,他的责任感是不允许他离开战场的。

日本方面的影展,完全由布列松本人设计,展厅也是依据他的要求而布置的。个人影展如果不能反映出他本人的风格,那就缺乏意义。展览会应该使人感觉到艺术家的气质。当时,众多的布列松崇拜者都期待着,把眼睛都瞪圆了。然而,布列松还是未能离开巴黎。或许,对于一名摄影家,过去的成就都是过眼烟云。布列松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安放在未来的天平上。这恐怕就是摄影艺术家们的使命。

为您推荐

约瑟夫·寇德卡作品特点②

约瑟夫·寇德卡作品 寇德卡照片的颗粒都很粗,反差也很大,有一种很强的抢拍味道,但它们的构图都是相当严谨的,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等待的结果,而非即兴式的意外发现,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效果相加起来,使他的作品有种强烈的个性——..

广告摄影作品版权②

广告摄影作品版权也可以在国家或省市直辖市版权管理部分登记,或选择学会等第三方平台预选登记备案,特别是各种需要证实某一时刻,某人已经拥有什么数字形式潜在着作权资源,可选择包括并不限于数字指纹技术数字水印技术..

吕相友个人作品②

吕相友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事活动摄影,三十多年中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献作品。出版有《吕相友摄影作品集》、《领袖风采》、《小平您好》、《伟人周恩来》、《开国元勋》、《邓小平》..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着名作品②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代表作品②

1929年《托马斯·曼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用阿曼诺克斯拍摄 1930年《巴黎的妓女》,莱卡拍摄 1932年《肖伯纳》,用阿曼诺克斯拍摄 1933年《米兰歌剧院》,莱卡,35毫米镜头。 1934年《戈林阅兵》,莱卡,35毫米镜头。 1935年《..

赫尔穆特·纽顿作品特色②

赫尔穆特·纽顿作品 赫尔穆特·纽顿(HelmutNewton)作品的特色是展现女性的裸体,照片上闪烁的乳房和咄咄逼人的眼神暗示着邪恶与征服的渴望。这些异类照片极大地惹怒了全世界的女权主义者,他们认为赫尔穆特·纽顿(Helmu..

徐永辉作品特点②

徐永辉同志不仅善于新闻摄影,而且还能写长篇通讯。真正体现他自己的思想和愿望的代表作是一部党领导下的农民翻身史,即《一户人家十年间》、《'传家宝'》和《一曲难忘的三十年》、《一户农家五十年》组成的长篇通讯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