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教学与其他教学的一个不同之处是,摄影教学只凭在教室中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它的大部分教学应紧密地与实践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有适合于这项教学活动的场所。这些专用的场所就是摄影教学的基础设施,它包括配有幻灯放映设备的演示教室,进行室内摄影和讲授布光方法的摄影棚,进行冲洗和制作用的专用暗房等。这些设施的建立虽然技术成分的比例不算大,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以建设一个50m2的灯光影室为例,就可见一斑。一个完整的灯光室应有的基本设备包括5支1200~3200焦耳的闪光灯,配合日光型胶片的使用;5只2000瓦特或3000瓦特的卤素灯配合灯光型胶片的使用。与上述灯光配套的天花略轨、灯架、吊杆、柔光罩、反光板和反光伞、电源设备、静物和背景架、背景纸等。这些设备的投资,即使包括施建工程的建筑费用,也大约需要30多万元,这30多万元对于资金很紧的学校来讲,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鉴于以上的几点原因,所以造成了摄影教学目前所处的现状。
虽然摄影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以上几方面原因的制约,但抛开愿望从实际上来讲,摄影教育在我国较之前几年还是有了一些发展。尤其是高等院校在进行摄影教育方面进步较快。自1983年全国开办两年制摄影专业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开始招收学员起,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汕头大学、南京师大、辽宁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摄影专业,并逐步地由专科向本科过渡。生源由在职人员为主到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为主。师资也由从聘请兼职教师任课到现在拥有一批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专职教师任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摄影专业人材。
通过这些学校和从事摄影教育的教师十几年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在培养摄影专业人材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当看到不足。这个不足首先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从质的方面讲由于我国开展摄影教育的时间还比较短,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相比之下太少,因此,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从师资上讲,虽然现在拥有一批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教师活跃在摄影教育的第一线。但也仍难以满足从事专业教育的需要。这是因为,摄影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兼而有之。因此,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搞摄影技术的教育,不懂光学、机械学、电学、化学,摄影技术的教育水平就搞不上去;搞摄影艺术教育,没有良好的文学和美学修养,艺术水平也上不去。作为一个在摄影方面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不但应对与摄影相关的自然科学所包括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艺术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还应具有相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就目前的师资水平来看,能够达到以上几项基本要求的教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讲,还是不够的。因此,
从师资水平的角度讲,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从生源上来讲,目前,由于摄影的日益普及,使摄影队伍日渐扩大。众多的业余摄影爱好者迫切地要求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和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摄影专业的生源来自这个群体之中。这个群体中虽不乏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一个爱好者而已。他们缺乏良好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在学习中又不能认真主动地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或者说他认识不到这方面的重要性。表现在作品上,要么是简单地模仿别人成功的表面形式,因而表现不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一种平平淡淡的感觉;要么凭空构想一些极不现实的东西,让观赏者只觉得怪而看不出美,完全违背或脱离了摄影艺术的表现规律。因而造成了持摄影专业毕业证书者为数众多,成功者或说做出成绩者寥寥无几的局面。对那些打着普及和提高摄影水平的牌子,实则以盈利为目的,以各种名目出现的摄影进修班之类的地方培训出的学生,我们能指望什么呢?
从量的方面讲,由于我们现在受到资金、师资、教材和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使我们为摄影事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材的愿望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所以,就应该从现在起把眼光放远一些,首先从普及教育开始,从基本的素质抓起。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在这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和受到良好的培养。将来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从掌握摄影技术的角度讲,都会有它的用武之地;从提高自身的基础素质上讲,也会终生受益无穷。所以,搞好普及教育,既可为今后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就目前来讲,量的不足影响了质的提高。没有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大量的优秀人材的涌现。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摄影教育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比起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来,我们晚了近40年。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我国摄影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但我们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摄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我国拥有大批热衷于摄影事业的群众基础上,通过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的摄影教育事业一定会蓬勃开展起来。
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摄影教育开展比较早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摄影教育的兴起和现状。希望能根据我们的国情,积极吸取有用的经验。
自本世纪40年代末期起,在美国几所主要大学里,如印地安那州大学、依阿华州大学等,它们所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都包括摄影课。为了适应学生们对摄影的兴趣和学习摄影的要求,在60年代初,美国许多大学、学院和艺术学院就开始从数量和内容上扩大了摄影教学计划,到了60年代中期,有一批从事摄影教学的院校和机构开设了可使从事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获得学士和摄影专业硕士学位的课程。因而吸引了大批学生投考摄影专业。到70年代初期,在美国投考摄影专业的学生大大超过了教育机构所能承受的能力。因此,一大批进行初级摄影教育的专科学校纷纷开始兴办,例如设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专科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各自专业的课程外,和其他的美国中等教育学校一样,为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摄影工作或报考专业高级摄影院校提供极严格和系统的职业化训练。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从该校毕业的学生,不但在所学专业上有一定基础,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摄影技术。同时也为四年制的大学摄影专业输送了大批的人材。这所学校还招收二年制的摄影专业学生。在60年代中期,这所学校摄影专业只开设5门课程,在校从事摄影专业学习的学生约100人。到了70年代中期,学校开设了15门摄影专业
课,学生人数增加到1500人左右。为了能接收更多的爱好摄影的学生来校学习,学校不但扩建了教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还专门耗巨资兴建了摄影教学大楼。在师资上,学校除了原有的专职教师外,还在社会上骋请了有丰富经验的专职摄影师和评论家作为自己学校的兼职教师。该校在注重摄影理论方面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摄影实践。除星期天休息外,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专业摄影课是为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由于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大大超过了该校所能承受的能力,校方只好作出规定,为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摄影知识,选修公共摄影课的学生,每周不得超过4个学时。从而保证了摄影技能教育对每一个学生具有同等机会的可能性。据一些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表明,在70年代初期,美国各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中,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人数约为79,000人,而到了70年代末,学生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达到162,000人。虽然,自
8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学科吸引了大批学生的报考,但高等摄影教育仍对许多学生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因此,在高等院校中从事摄影专业学习的学生人数每年呈递增的态势。
很多人对美国的摄影发展前景持这样一种观念——美国虽然是一个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都很发达的国家,但这么多的摄影专业毕业生离开学校后,他们的出路何在呢?难道美国真的需要这多的专门从事摄影的人吗?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除了一些在摄影方面很有成就的职业摄影师和从事新闻摄影的专职摄影记者外,很多人要想以此谋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在艺术类院校和大学的艺术系里开设摄影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摄影艺术家,而不是摄影技师和商业摄影师。一个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头两年,他必须学习一般的艺术科目和其他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最后两年着重学习摄影技术和艺术理论。例如艺术史、艺术评论和对其艺术课题的探讨,让学生有广泛的兴趣和较深的理解力。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深度,许多学校除了要求摄影学生学好本专业外,还要求他们学习另一种艺术的基本知识,如美术等。摄影专业的学生必须学满四年才能毕业,并可获得文学士或艺术学士学位。除一部学生在毕业后走向社会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外,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将投考研究生,以期获得摄影硕士或艺术硕士。取得硕土学位一般需要二至三年的时间。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生和他的导师处于同等的地位进行研究,以保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风格和专长。这也是学习摄影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所固有的特点之一。那些获得硕士学位的摄影专业毕业生,很大一部分能在研究机构任职或从事摄影艺术的研究工作。
美国的高等摄影教育同其他学科不一样,因教学的侧重面不一样,所以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根据对学生的培养目的,有的学校偏重新闻摄影,有的学校偏重艺术摄影或广告摄影,还有的学校则重视影像和其他艺术手段的结合,探索创作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面,但不论学习哪类摄影专业的学生,开始都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学起,例如基本的光学常识、相机的使用、胶片和常用感光材料的性能、化学药品的作用和用途、冲洗和印放的知识等等。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和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将研究和学习名家的风格和技法。在研究和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去探索新的摄影技术和表现手法。对于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还可从事无银黑白照片的制作实验、银漂法、磺化银纸照相法、蛋清印相法、甚至早期的达盖尔银版法实验等。摄影史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
也是重要的课程之一,它不但涉及到摄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涉及到早期的摄影技术和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理论体系。通过摄影史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自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这一历史上文化和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内,文艺革新运动和科技进步对摄影所产生的影响,因为要想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工作者就必须了解本专业的历史。这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传统,将会影响到你在这一专业里所取得的成绩。因此,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除正规的系统性摄影教育外,还有多种途径的摄影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存,这种教育的目的与专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同。在70年代初期,美国仅有为数不多的中学开设摄影课。到了70年代末期,开设摄影课的中学增多了,比70年代初期增加了八倍以上。在中学里,摄影课的设置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出现的。开设摄影课的目的,是让这些参加学习的孩子们学习初等和中级摄影的基本知识,主要偏重照相机的使用。在使他们学会使用照相机的同时,引导和鼓励他们对摄影产生兴趣,借此培养和丰富他们的视觉艺术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美国从事摄影专业学习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出路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有用的经验。在美国,由于艺术摄影专业的毕业生日益增加,另外由于不只在高等院校才进行摄影教育,因此,掌握这一技术的人相对来讲数量之庞大是可想而知的,全部以摄影谋生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因此,在商业领域中,就业的竞争是非激烈的,另外,在日益增多的摄影专业毕业生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或他们各自的兴趣不符合商业摄影的要求时,这些毕业生是怎么谋生的呢?在摄影教育刚刚兴起的时期,由于师资的需要与可胜任的人数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摄影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有一批人便选择了从事摄影教学的职业。在那时,获得这一职业是比较容易的。但近几年,学摄影专业的毕业生成倍的增加时,在高等院校中寻找教授摄影的工作就比较困难了。这使一批毕业生去从事商业领域中的摄影工作,一批或在各种类型的短期摄影培训班中担任临时性的教员,或充实到中学去从事摄影教育的工作,这也是许多中学可以进行摄影教育的师资保证。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则放弃了自己所学的摄影专业,凭借着自己在其他科目上所具有的特长和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在其他行业找到了工作。
其实,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艺术专长和手段来达到谋生的目的。一些没找到合适工作的摄影专业的毕业生,便以收集优秀的摄影作品进行买卖活动并取得了成功。还有一部分从事艺术摄影专业学习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摄影评论、报纸的摄影图片编辑工作或成为新闻摄影记者等等。
由此可见,在大量进入大学学习摄影的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将成为实现型的摄影艺术家。其余很大一部人虽不直接去参与摄影艺术的创作,但他们在未来摄影艺术活动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将成为摄影教育中的教育工作者或成为摄影艺术作品的收藏家、鉴赏家,或者成为摄影作品的经营者,直接将那些摄影家的优秀作品转化成商品,解决了他们从事创造和生活的经济来源。总之,不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他们共同的一点都是艺术的热心支持者。
在我们对摄影教育开展得比较早的国家的摄影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
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很显然,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为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培养目的完全不同于他们。我们只能从中有选择地借鉴一些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先进经验,在有目的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摄影工作者的同时,首先在普及方面多下功夫,为今后能大批的培养高级专业人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我们了解摄影教育现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对当前摄影技术的现状及未来有一定的了解。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摄影技术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很长时期以来,甚至直到今天,卤化银物质作为感光化学材料去凝固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直是一种最为经济、最为简便的方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受商业电视的影响等等,很大一部分人更注意的是图像的情节而不是其质量。因此,人们对于低分辨率、低清晰度的照片则也习以为常了。但是,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对这些的看法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着重点是在欣赏内容的同时,更注意的或者讲首先注意的是照片的质量。他们总是竭尽全力使自己拍摄的照片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获得最大的成功。正因为这种观念上和意识上的差距,使得目前的摄影群体分成了两个部分即专业摄影和业余摄影。从艺术和技术的角度看,专业摄影与业余摄影之间仿佛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使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从表现形式来看,业余摄影者通常是随随便便地拍摄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情小趣,从根本上谈不上创作而只能称之为游戏。专业摄影者则是在用相机和情感努力地塑造一个足以反映某一件物体、某一件事情具体形象,说具体一些就是用相机来表达对大千世界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看法和情感。
在展望摄影技术发展的前景时,我们必须把时间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从近期的观点来看,感光化学的进步,特别是新的分解溴化银晶体的方法的出现,将使新闻摄影、社会学摄影以及人类学摄影发生重大的变化。因为这样将改变感光与成象之间转换关系的系数,也就是说,这将改变现在存在的拍摄愿望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远期的观点来看,“摄影”这个词是否还将存在也是个问题了。它将被“技术图像”——说得更专业些,它将被“电子图像”这类概念所取代。目前,在军事、实用地理学、医学及显微镜扫描领域,电子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人们通过编排计算机程序来直接制作物体的图像,而不依赖于物体本身,这样使得整个摄影领域的进步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展着。虽然这些成就都是在摄影家所拥有的天地之外的领域中取得的,一般很不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由于这些新技术在很多方面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应用这些新技术的摄影产品已经大张旗鼓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并大有取代某些被传统摄影技术所垄断的领域之势。
在以前,我们对于在恶劣条件下现场抓拍失败的照片总是显得无能力,只有报废。而在现在或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这些质量低劣的照片进行修复。现代计算机不但能改善色彩、反差和对照片上多余的物体进行修改,而且可以通过输出设备得到一张新的负片或正片等等。虽然现在电子图像等新技术还没有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只有少量的受到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才能够利用计算机去制作图像,另外,由于先进计算机及外国设备价格很昂贵,操作也比较复杂,专业摄影工作者往往没有注意到它的优势所在或没有条件去掌握这种“艺术的技术”,因此,大多数人只能想象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增强他们作品的艺术效果,而无法去亲自动手实验。但是,这种状况正在迅速改变着,在最近的几年里,电子设备的价
格很快会降低至大多数人可以买得起的水平。掌握高级复杂的设备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不太远的将来,我们现在使用的照相机和胶卷都会被淘汰。那时人们使用全电子照相机。这种照相机的镜头上有无数个“小孔”,它对所有要拍摄的物体进行扫描分解,变成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存入照相机里的计算机记忆系统,一旦需要便可在印刷品或某种形象记忆显示器上一丝不差地重现原来的形象。如果需要传送图像,只需要将数字信号存入计算机联网储存系统,或通过卫星发射。这样的传送方式既迅速又非常简便。现在的大部分暗房工作将来都在相机里完成,有些特技处理也可在相机里制作。到那时,照相机将是一个“工具盒”,它不仅拍摄图像,而且还可以记录声音,以及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画面上加字幕或制作其他特技。在未来,人们可以把视觉、听觉、数字等多种信号共同储存在一个极小的元件里。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将这些信号加以综合,进行重新组合。那时摄影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时,只受到自己想象力的限制,而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
虽然,电子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但是我们现在这种以卤化银为感光材料的基础摄影并不会完全淘汰。不过我们今天的摄影师到那时将成为“纯手工艺术家”了。他们摆弄着卤化银感光材料,手工制作艺术照片,这本身就是艺术,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暗盒式照相机发明不久,美国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说:“您只需要按一下快门,把其他工作都留给我们。”可是,伊斯曼却没有料到,
80年后,日本的索尼公司说:“装上一台计算机,我们已经什么都为您做好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子设备将占领摄影技术市场。发明创造与新技术的发展总是在改变着人类的文明,并由此而导致新的文化出现。我们目前正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出现,相互浸透。我们怀疑,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新”的成果,再过几年——也就是我们迈进另一个世纪的时候——是否将会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