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传教士题材一直是近代历史图书中的热门.13年出版《寻找·苏慧廉》一书曾嫌弃一阵"传教士热".本书主人公福益华也是这样一名来到中国默默奉献的传教士.与著名的传教士苏慧廉、司徒雷登、李提摩太等不同的是,福益华的在华经历是和*普通的穷苦大众联系在一起的.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在华传教士研究价值,而且记录了当时邵武及其人民生活的真实面貌,对于读者了解那段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2、本书系福益华之子小爱德华·布里斯所撰写,布里斯是美国著名记者和撰稿人,曾获保罗·怀特电子媒体记者终生成就奖,在纪实写作方面颇有建树.本书建立在大量书信、日记、谈话以及作者的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情感充沛,文笔细腻,亲切动人,是一部将抒情与纪事、私人记录和公共历史结合在一起的传记类佳作.
3、特邀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老师为本书撰写导读,高度评价本书的文学性和历史价值.
在本书中,优秀的记者小爱德华·布里斯,也就是本书主人公的儿子,讲述了他的父亲冒着生命的危险,无私地为他人服务的故事.书中的各种传奇和轶事,为我们勾画出一位美国传教士的完整画像:从他在新伯里港幸福的童年开始,到他在耶鲁大学的生气勃勃的学生生活,再到偏远的中国小城,为了帮助中国人民,他与疟疾、牛瘟、洪水战斗.这位给自己取名"福益华"的传教士孜孜不倦地治疗病患,为婴儿接生,寻找消灭牛瘟的方法——在他身上,体现了崇高的基督教精神和人文关怀.
对福益华生活的贴近观察,既让我们看到传教事业在中国保守文化中面临的阻碍,还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当时中国在清末民初剧烈变化之际的缩影.
书籍特色
晚清以来,中国海禁重开,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在这片充满苦厄与动荡的土地上拓荒、布道.1892年,来自美国麻省的26岁青年爱德华·布里斯,即后来人们熟知的福益华医生,漂洋过海,开始了他前往中国的奇异之旅.在偏远贫困的山城邵武,他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与疟疾、牛瘟、洪水战斗,开创了各种工作.在那艰难动荡的岁月,他一个人就是一支和平队.他以一人之力,为该地200万人口提供医疗服务.他学习方言,抢救难产孕妇;创办学校,建造诊所;从美国引进名种家畜,建立奶牛场,与瘟疫斗争,成为"牛瘟免疫的一位先驱"……他是邵武人口中的"福先生"——福益华.
福益华在中国结婚生子,经历了远方亲友亡故的悲伤,见证了战争的血腥和残忍,*终迫于时局离开中国.然而,直至生命结束,他仍梦想有一天能重返这片土地.邵武城外的山岭上耸立着几道石牌坊.福益华绕过半个地球,一次又一次,无数次地从这几道石牌坊下走过,前后历时四十年.
他留下的*后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人民."
作者简介
小爱德华·布里斯(Edward Bliss Jr.,1911—2002),福益华之子,1911年出生于中国福州.青年时代开始从事记者工作,曾任美国著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爱德华·R.莫洛(即影片《晚安,好运》的主角)的撰稿人和制作人,以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著名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编辑.1968年,在美国大学创办了广播记者新闻课程,并成为终身教授,直到1977年退休.1993,荣获保罗·怀特电子媒体记者终生成就奖.2002年,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拉市的家中病逝,享年90岁.一位朋友为小爱德华·布里斯撰写小传时特别提到,他尤其为自己的父亲感到自豪,所以极其珍视自己名字中的"小"字和后面的缩写号.
译者简介:
安雯,译作另有《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生死民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