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着。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亚圣”,与孔子并提。《孟子》现存7篇,每篇分上下,以开头数字作篇名。

《孟子》一书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并把它推广到政治实践中,形成了孟子的仁政学说。

“仁政”就是爱民之政,王天下之政,以民为重之政。与之紧密相关的是“民本”思想,即“民贵君轻”的思想,它是孟子关于“仁政”思想的基础。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孟子认为统治者必须保证民众的最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为之设计了“制民之产”的经济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广大民众的力量。《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有善端,即善的萌芽,这是一种“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善端有四类,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四端,这些善端扩充起来,就形成全部的封建道德观念。性善论的合理之处是试图揭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探讨人的本质特征,同时强调社会环境与自我修养对道德观念发展的作用,但总体上说,性善论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在认识论上,《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就能认识自身固有的本性,从而也就认识天道了。从强调理性作用出发,孟子还提出“养浩然之气”的思想。

“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问的自觉的精神。人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具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养气”的途径是在自身的言行中努力实践孔孟所主张的“道”,这就是所谓的“集义”。孟子的这种培养和发扬自觉精神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孟子的历史观是主观唯心的,他臆造了一个“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循环模式。

唐以前,《孟子》地位不高,排在经书之下,被列为子类,唐韩愈把孟子看作儒家“道统”的真正继承者,《孟子》的地位才得以提高。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

注释以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和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为好。

为您推荐

《春秋》

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史书《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本书为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

《礼记》

中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 儒家经典之一。汉宣帝时(前73-前49)戴德选集古代各种关于礼仪的论述共85篇,称作《大戴礼记》,戴德侄子戴圣又从《大戴礼记》中选定49篇,称..

《大学》

作者不详,经宋朱熹整理校订成单本刊行,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有人依据《大学》中所说的“家”、“国”、“天下”分别属于大夫、诸侯、天子所有,反映的是秦统一以前的情况..

《老子》

《庄子》

庄子及其后学着。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52篇,但留下来的只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当前..

《墨子》

墨家学派的着作总集。 学术界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中国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

《墨辩》

亦称《墨经》。 指《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关于《墨辩》的作者和年代说法不一。学术界多认为是后期墨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