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墨经》。
指《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关于《墨辩》的作者和年代说法不一。学术界多认为是后期墨家的作品。后期墨家是指墨翟死后由他的学生和口传弟子所组成的学派,多数成员有较广泛的生产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他们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建立起中国古代形式逻辑体系。
战国时期墨家的逻辑学,亦称为“墨辩”。《墨辩》概括了后期墨家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在光学方面,有小孔成像的着名实验;有对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问题进行的研究。在力学方面,有杠杆平衡的理论。在几何学方面,对一系列几何学概念作出了与近世数学相类似的定义。《墨辩》还对时间、空间、运动等范畴作了唯物主义的规定。指出时间范畴“久”是包括古今早晚等一切具体的时间;空间范畴“宇”是包括东南西北等一切具体场所;运动包括“动”与“止”,即物体所处场所的迁移与物体由于受到阻力而停止位移。在认识论上,《墨辩》提出了一条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首先物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其次,人能够通过感官同客观事物接触而获得感性认识;再次,人的感觉经验还要经过“心”的辨察加工;最后,“知”要受到“行”的检验。
在逻辑思想方面,《小取》篇提出逻辑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真理、处理社会矛盾,确立逻辑学的原则是“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阐明逻辑学的方法是“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等。
《墨辩》还对概念(“名”)、判断(“辞”)、推理(“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概念是对“实”的模拟、摹写、反映,“实”是第一性的,概念是第二性的;指出判断的必要条件是根据和前提,提出了推论须遵循的法则和推理的方法;提出了4种推理形式,即类比法、附比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
墨辩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完全可以与古代希腊的逻辑学和古代印度的因明学相媲美。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