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着。
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现代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本书是作者的成名作,是一未完成的长篇巨着的第一部的前两篇,每篇各6章。书的主题是要以时间为线索阐述存在的问题,以建立一种全新的存在论(本体论)。第1篇是一些准备性的分析,主要考察人所直接体验到的存在即“此在”的概念及其各种展开状态;第2篇是从时间性的观点来考察上述“此在”及展开状态的本真的意义。
海德格尔在本书中提出,西方哲学传统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误解了存在的问题,总是用“存在者”来取代“存在”,人们不讨论并遗忘了存在本身,因而他们的本体论都是“无根”的。海德格尔则要建立一种有根的“基础本体论”,即把本体论建立在对存在本身的分析之上。
但因存在并非存在之物,而只有在存在之物“显示”自己的过程中才能被考察,所以只有用现象学(显象学)的方式来对之加以分析。这就是从人所直接被给予的一切现象入手,并对之进行现象学的还原,还原到人们直观体验到的“此在”,即人们通常被日常事物、存在者所掩蔽了的“在世”、“畏”和“烦”的存在方式。
这些存在方式是作为内在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而向人的“此”现身出来的,因而对它们的考察也必须凭最直接的“领会”,甚至“现身”情绪本身即已是“领会”。领会不是旁观,而就是“此在”的展开,是对“此在”的可能性的领会,亦即对一切“此”的超越和对新的可能性的“筹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往往使自己同化于公众,使自己成了无个性的“人们”,也就使自己的“此在”异化和“沉沦”了;只有对在世的存在本身的“畏”,即对一切使人感到安全的存在物的虚妄性的体验,才把人抛回自己本真的此在,才使人能动地为自己的存在操心或“烦”。但“烦”并不是人意识到它才产生的,而是“先行于自身的存在”,在人感到烦之前,他已经在烦了,人的此在本身就是烦,就是筹划自己、使自己“在起来”。
海德格尔认为,从时间性上来看,“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就是死,“此在”就是“向死而在”;因而,“畏”就是对随时可能死的畏,“烦”就是“先行到死”的烦,死是不能推委于他人、而必须由个人自己的此在独立承担的可能性,只有考虑到死、在死的威胁下作出的“筹划”才是本真的、出自“良心”的筹划,即“决断”。这种先行到死的决断就是“原始的时间”,它与日常的时间不同,不是一系列“现在”的连续,而是以“将在”决定着现在和曾在。
这就是人在自由创造和选择中体验到的时间,日常的时间只是它的派生物或沉沦物。由此海德格尔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历史性概念,即不断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历史概念,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的此在的本质,人的此在本质上也是历史性的。纵观全书,海德格尔在对存在、此在的研究中实际上考察了人、人的生存方式和自由,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人的片面化和个性沉沦的异化现象作了深刻的批判,但其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倾向是不足取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