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保罗·A·萨缪尔森着。

萨缪尔森,美国现代经济学家,原籍波兰。萨缪尔森的着作几乎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因他在提高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方面,比当代其他经济学家作出了更多贡献而获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书是目前西方世界最流行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教科书。1948年出版。

自问世以来,每隔几年修订1次,现已出版到第12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被译为多种文字。中译本分为上、中、下3册。

萨缪尔森信奉凯恩斯主义,但又企图把凯恩斯的宏观模型移植到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理论上,使凯恩斯和马歇尔合而为一。故萨缪尔森经济学又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马歇尔赞赏资本主义的价格制度,不但声称资本主义是按劳取酬、没有剥削、能使每个人得到最大的满足,而且还说什么资本主义是一架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器,能够自行解决其矛盾。认为,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是最好的政策;凯恩斯则认为,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利用的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解决”失业问题。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把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当作“分析单位”,被称为“微观经济学”(或“个量分析”);凯恩斯则依靠大批的总量概念,如消费、投资、收入等来进行研究,被称为“宏观经济学”(或“总量分析”)。在本书中,作者把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他自称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按照他的综合体系,既然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可以把资本主义稳定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末,微观经济学关于资源最有效的使用和消费者最大满足的结论仍然是正确的。换言之,资本主义仍然是理想的制度。可见,“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本书共分为6篇。第1篇主要为宏观经济学的论述提供资料。第2篇则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第3、4篇论述微观经济学。第5、6篇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来分析和解决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问题。基本理论观点,可以归纳为:(一)沿袭了汉森(美国经济学家)的说法,把现代资本主义称为“混合经济”。

也就是说,现代资本主义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私营部门;另一部分是公营部门,即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部分。宏观经济学所开出的干预经济生活的药方,可以弥补私营部门的缺点而治疗资本主义的各种不治之症,使它成为微观经济学所颂扬的“理想的制度”而永远存在下去。(二)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继承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

也特别强调管理需求对于经济生活的重要意义,极力推崇赤字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三)在大力宣扬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同时,极力兜售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以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理论。

萨缪尔森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填补过去理论的漏洞,总结以往的论点并且用数学来代替文字作为表达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本书所论述的某些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产生了一些效果,但是都不理想。这些政策顶多不过是一些舍本求末之计,决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资本主义制度。

为您推荐

《葡萄酒经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葡萄酒是农产品,品质品,标准化制成品,历史文化产品。今天,葡萄酒甚至成为股票交易投资工具。作为产品,葡萄酒市场具有多面性,复杂而又神秘。这本小书揭示了葡萄酒经济的各个侧面,反映了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葡萄酒部门发..

《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统治的政治经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文化帝国主义如何体现于全球地缘政治的发展方向?  西方主导的文化帝国主义秩序如何破坏全球的就业和生态系统?  美国如何成功实现其在世界大部分范围内的文化统治?  本书所选的材料则来自全球各地。这些本..

《文化经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表现,是人与其他生物本质区别的表现。因为只有人和人类社会有文化,其他生物,其他动物和自然界都没有文化。 文化有广义的文化,也有狭义的文化。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全部活..

《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内容简介|作者

《我国经济学泰斗马寅初》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 一个人,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所欲言者难,而言人之所不敢言者,就更难了。 民国以来的监察院,也算是言官衙门了,可是却没有听见他们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言官的嘴巴给堵住了,只顾了吃饭,就顾..

《经济学家董志龙》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董志龙先后创立了中国特色的资本农民学说、社会保障积分学说、中国金融学说、中国资本学说、法治政府学说等五大理论,为中国发展特色理论体系建设奠定..

《张培刚传-发展经济学之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张培刚传》是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的传记,讲述了一个让人喟叹的人生故事。  和同时代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一样,张培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