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里奇·韦斯可普着。
里奇·韦斯可普,美国现代激进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本书1972年出版。激进经济学,泛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左派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这些“左派经济学家”,不接受或不全盘接受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或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基本上采取批判态度,同时又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倾向。激进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他们与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根本不同在于,他们的历史使命不是通过探讨经济理论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为了结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本书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的现状,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揭露帝国主义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书中指出:“由强大的追求利润的集团(大企业)所统治的国家,给社会带来的恶果是多方面的。”作者从5个方面对这种恶果进行了分析:(一)劳动者被剥削。
由于垄断取代了竞争,在大公司垄断下的劳动市场(即劳动力市场),可以用低于劳动成本的价格来雇到劳动者,使得劳动(者)被剥削的境况更加恶化。(二)收入不合理。
资本主义制度既造成收入的不平等,又使这种不平等扩大并永久化。这种收入不均、贫富悬殊的情况由于各大公司从各种税收漏洞和政府补贴中大得其利而变本加厉。
(三)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的异化的主要原因。(四)资本主义生产造成极大的浪费。(五)不发达国家国民收入低,存在贫困的恶性循环,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资本国际化统治。
激进经济学派是在60年代后期最后形成的,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在理论和思想意识上的产物。
它尽管也有改造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制度的要求,并且从思想传统上说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是,激进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很肤浅,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也是脱节的。确切地说,他们的思想倾向主要来自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
激进经济学家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正统学派(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经济学派)分庭抗礼,特别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根源、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等重大问题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