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新中国是怎样诞生的》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简史》,英文版题名《从延安到北京》。
廖盖隆着。廖盖隆,中国现代新闻工作者,曾亲历解放战争全过程。
本书是叙述1945-1949年解放战争历史的着作。50年代初版。全书分为6章。第1章记载1921-1945年的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1、2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合称为“全国解放战争的前史”。第2章记载1945-1946年的历史,包括抗战后中国概况,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的停战协议以及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第3章题为《全国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记载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的历史。
第4、5章记载1947年7月至1949年10月的历史,描述了解放战争由防御转入进攻,夺取辽沈、淮海、平津3大战役的胜利,进而解放全中国大陆的斗争历程。最后1章是《新中国的诞生》,介绍了开国盛典,并对“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做了简要的总结。本书系统地展示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面貌,线索清晰,要言不繁,适于广大青年读者阅读。正文之后,附有田为本所作的《全国解放战争大事月表》,将1945年7月至1949年10月解放区、国统区、解放战争战场等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逐月列出,从材料上弥补了正文过分简略的缺点,并为读者查阅提供了方便。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大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
内容简介《解放战争(下)(1948.10~1950.5)》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大的作品。*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辽西会战)、淮海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平津会战)国民党方面的作战失败,不但丧失大片控制的土地,国民革命军损失了主力近150万人,更有超过100万的部队与政府官员投降共产..
红日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七年,是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年月,之后,随着国共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仗也是越打越大,许多战役以其规模之大,盛况空前,成为解放军战史的精彩一页而载入史册。遗憾的是,人们在回顾这段历..
原名《新中国是怎样诞生的》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简史》,英文版题名《从延安到北京》。 廖盖隆着。廖盖隆,中国现代新闻工作者,曾亲历解放战争全过程。 本书是叙述1945-194..
连横着。 连横(1878-1936),中国近现代历史学者,台湾省人。本书为台湾地方史着作。 20年代初版。作者广泛搜集有关台湾的中外文献、档案、传闻等,耗时数十年,仿司马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