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马端临着。

马端临(约1254-1323),中国宋末元初史学家,宋相马廷鸾之子。本书为专记典章制度的通史。凡348卷。记事起于上古,止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

其自序谓,引古经史为“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称“献”,故名《文献通考》。分24门: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其中,“田赋”至“四裔”19门皆因杜佑《通典》而成规,而离析其门类;“经籍”以下5门则为是书新增。本书编纂上颇有特色,分类精密,采摘繁富,夹叙夹议,条理井然。

原始材料皆广泛搜罗,先按门类排列,再依时代顺序逐条记载。每段单独提行,所引经史之文,皆顶格书写;诸臣奏议低一格写,诸儒议论再低一格。

每条材料之前,多冠以“某人曰”,引用其父之言则冠以“先公曰”,作者本人的意见则以“按”字表示。全书冠以总序,每一门类又各冠以小序,阐明分类意图,并简述该门所载内容发展演变的过程。

本书内容上详近略远,于宋代典章制度尤为详尽,成书虽先于《宋史》,而许多内容多为《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

语多平实,亦不乏感慨深者。如论宋骄兵悍将误国,“夏贵之于汉口,贾似道之于鲁港,皆以数十万之众,不战自溃。于是卖降效用者非民也,皆宋将也;先驱倒戈者,亦非民也,皆宋之兵也。夫兵既不出于民,故兵愈多而国愈危,民未叛而国已亡,唐宋是也”。作者力主史学“会通”,强调编史必须时代相续,故是书注意历代典章制度的因袭沿革关系,涉及到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典章制度也相应变化这一事实,使之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本书的不足在于因规模宏大,某些部门难免失于疏略。

如《职官考》全录《通典》之文,于五代部分则叙述寥寥;《舆地考》多本于欧阳忞《舆地广记》,自不能完备。历代学者多以本书与杜佑《通典》相较,认为《通典》以精密见称,《通考》以博通为长,各有千秋,阅读时可互相参证。本书与《通典》、郑樵《通志》3书均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皆以“通”字为书名,故后人合称之为“三通”。

为您推荐

《艺术文献集成:庚子销夏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庚子销夏记》以记述、评品、议论为主,或承前人之论,或发己之所见,皆娓娓道来。其间插考据,罗列证据,疏通线索,其真知灼见为后人所重。《四库提要》评论它 鉴裁精审,叙次雅洁,犹有米芾、黄长睿之遗风,其书未可薄也。..

《艺术文献集成:铁函斋书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所论各碑帖均为杨氏家藏或目见之作,其辩论是非,言必有据,多有道甘苦之言,所叙明以后新摹碑本,亦甚详晰,足资考证。其书详明淹博,足成一家之言。 书籍特色 艺术文..

《艺术文献集成:米芾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框架结构合理,文字质量优秀,点校者参考了米芾集主要刻本作了汇校,是一部质量上佳的古籍整理著作。 书籍特色 艺术文献集成 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

《艺术文献集成:法书要录》内容简介|作者

《艺术文献集成:大瓢偶笔》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多是论书法之文,兼有评议,笔墨简练,趣味盎然,乃是书法艺术之大作。 书籍特色 艺术文献集成 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

《艺术文献集成:泛槎图(全三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清代文人张宝生平所绘制的版画,共得图100多幅,同时还请当时海内名人学者题跋于后,是集书法、绘画、诗文于一体的艺术精品之作。 书籍特色 《泛槎图》是..

《艺术文献集成:宣和书谱》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宣和书谱》是一部系统记录宫廷藏帖的巨著,以其著录完备、保存了大量史料而在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素来被学者所称赏。 书籍特色 艺术文献集成 搜集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