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俄国史》
德泽万诺夫斯基,美国现代研究前苏联问题专家,原籍前苏联。全书共分6部分、24章。第1部分《基础与根源》;第2部分《压力与风暴》;第3部分《列宁时期的苏维埃俄国》;第4部分《斯大林的革命》;第5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6部分《斯大林之后的前苏联》。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保证断代史完整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
针对西方,特别是美国公众对十月革命在当时爆发有“偶然性”之谈,本书用两个部分6章的篇幅加以阐述,第1部分以《苏联地缘政治学的特点》、《俄国的国家传统》和《俄国的革命传统》等3章,表述了十月革命爆发的“基础与根源”。第2部分又以3章的篇幅,即《俄日战争和1905年革命》、《1905年革命的后果:宪政的实验》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革命》等章,表述了当时世界风云变幻的局势和俄国社会条件下的特有革命形势。
俄国劳动人民是在承受内外巨大的“压力”下,掀起震撼世界的革命“风暴”的。本书对于斯大林当政时期,即1924-1953年的前苏联历史落墨较多。
这个时期是前苏联现代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
它既有前苏联历史上少见的显赫功绩,又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失误。
作者用两个部分9章的篇幅,探讨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冲突、工业化问题的争论、农业集体化与农业体制、肃反、民族政策、苏维埃文化革命、卫国战争、战后的苏联、教育与科学、社会与宗教,以及前苏联的对外政策和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由于作者是亲身经历过前苏联体制下的社会变化后,又移居西方的学者,因此他的着作既不同于西方的前苏联问题专家,又不同于前苏联的历史学家。
他猜测性的因素少,洞察力强;概念化、教条化少,行文灵活、思路开阔,对许多问题都能把握历史的实质。同时也由于作者长期脱离祖国从事前苏联历史研究,并公开声明过不信仰共产主义,所以在资料的选择和取舍上也带有一定的偏见和唯心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