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

马文·哈里斯着。

哈里斯,美国现代人类学家,文化人类学中文化唯物论的倡导者。作者认为文化唯物论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新进化论的观点中提炼出来的,提出人类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在人类群体中发现行为、思想的差异和相似性,并从中找到因果关系的解释。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研究物质性强制因素(如食物、住所、工具和机器的需要等)对人类存在的影响。

人类生活中的心理或精神方面的多样性来自物质性强制因素的多样性,在某一地区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方式。

本书作为一本教科书,虽然在编排上广为包罗各种观点,但在论述上基本上是以上述观点作为出发点的。例如作者认为能源生产、自然环境和技术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共同对人类生态系统、人类文化模式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从群体、村落到国家的演化主要是强制性的交换形式发展的结果,即从互惠交换到再分配交换再到强制性交换的结果。生产模式对国家的形成,对社会的法律和经济秩序具有最大的影响。

但是哈里斯并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他只看到物质条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静态式的影响,而对人类社会本身由于物质生产不断扩大所产生的矛盾和发展则不加考虑,人类心理对文化的影响也视若无睹。文化唯物论反对运用辩证法的矛盾观来解释重要的文化现象的思想方法,因此,哈里斯所倡导的文化唯物论实质上是片面的。书中有关“影响”和“决定”的概念都是单向的,没有考虑到文化因素的互相影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例如,认为国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口集中在一种受限制的居住环境中。

虽然书中也谈及私有财产的出现和阶级的矛盾等问题,但却认为对于国家的形成这些是次于居住环境的原因。这些认识显然是有偏差的。本书的写作很有特色,虽然是教科书的形式,但作者避免了从概念走向概念的流弊,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和严密的推理引申出概念和结论,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

作者很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的主题和概念,也力图作出新的解释,对人类文化的过去与未来,都作了有价值的探索。青年读者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为您推荐

《印文化概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中外印文化, 涉及中国、日本、古代欧洲、古代中东、古代印度等地, 还有少量提及近现代美国、俄罗斯等地。书稿从文化学的高度, 对印章的材料、制作、印文、功能等进行论述。 书籍特色..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砚文化审美读物, 包括“访砚·论砚”“色砚新裁”“端砚的魅与惑”“开拓砚视野”几个专辑, 文中配精美砚图60余幅。这是一本从作家视角写作的关于砚的文化随想、杂感, 以及砚学论文的合集, 图书从..

《墨舞之中见精神-李继凯论书法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专论中国书法文化的论文选集。从上世纪80年代的《墨舞之中见精神》,到近期发表的《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主要探讨了文人尤其是作家文人与中国书法文化的持续而又复..

《湖北美术出版社经典美文行楷/墨点字帖/经典文化系列经典文化系列字帖》内

《工艺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工艺文化》,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经典之作;阐释工艺之美的源泉;以“用”和“服务”诠释工艺;提倡民众的力量,尊重自然的意志;倡导无心之德。《工艺文化》:柳..

《砚种卷-鲁砚-中华砚文化汇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今山东,所以山东也简称为鲁。山东自古产砚,著名砚石达四五种,故鲁砚闻名天下。山东的砚石由于分布较为分散,各地的古代地域状况和交通条件,自然人文也不一样。因此各地的产砚历史先后也有..

《中国陶瓷文化与陶瓷文化产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在深入回顾悠久的中国陶瓷历史、梳理灿烂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基础上, 思考、分析、探索了中国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首先分析了陶瓷文化产业的构成与现状、问题与困难, 其次提出了陶瓷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