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又称《美学讲演录》,黑格尔着。

黑格尔(1770-1831),德国近代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本书是黑格尔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讲课的讲义,他死后由其学生格斯达·霍托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编辑出版的。除《序论》外分3大卷。

《序论》是全书的总论,论及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比较了经验与理念的研究方式及二者的结合,辩证地探讨了艺术美的概念问题,最后对艺术美作了大致的分类。第1卷论述美的概念和艺术美的基本原理。首先,黑格尔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而“理念”就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即是绝对精神。其次,讨论了自然美。

黑格尔认为,自然世界是有限世界,相对的、没有自由和独立自在的。按黑格尔的美的定义,美应是无限的、自由的和独立自在的,与此相比自然美也就不能完满地显现理念,而艺术美可以承担这一任务,所以艺术美才是美学唯一的、绝对的对象。第三,专门论述了艺术美及其定性以及艺术家等问题。由于直接现实有缺陷,只有艺术形象灌注了心灵的生气,所以艺术是必要的,它最能充分地显现理念或理想。

在艺术中,理想转化为有定性的现实存在,即“一般的世界情况(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与冲突)”、“动作(情节)”、“人物性格”、“情致”等具体范畴。黑格尔认为“人物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显现性格的机缘是“情境”,“情境”是“一般的世界情况”具体化的客观环境,情境可构成人物性格、活动的外因。而人生理想形成的“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理性的内容”就是“情致”。“人物性格”、“一般的世界情况”、“情境”、“情致”四者的对立统一,构成艺术典型的对立统一的本质,完成了西方文论由“情节中心”向“性格中心”的转变。理想依据纯粹抽象的外在因素外化为艺术作品。

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的,那么艺术家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天才和灵感,它决定着艺术作品的风格,这样才能具有真正的独创性。第2卷探究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3种艺术类型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

作者认为艺术虽是精神与自然的统一,但有时会偏重感性自然即形式方面,有时也会偏重主体精神即内容方面,这种差异就把艺术发展分为三种类型(阶段)。

最初是象征型艺术。由于它尚找不到合适的感性形式去表达理性内容,往往造成巨大物质压迫心灵的那种“崇高风格”,所以它也是崇高的艺术。其次是古典型艺术。

它在理性内容和感性形象达到了完满的和谐一致,它是理想的美的艺术。最后是浪漫型艺术。因为古典型艺术用来表现精神(精神是无限的、自由的)的人体形式毕竟是有限的、不自由的,所以这个矛盾导致了古典型艺术的解体和浪漫型艺术的产生。浪漫型艺术的精神内容超过了物质表现形式,其冲突也主要是人物性格本身分裂的冲突、情感的激动和怅惘。

它失去了古典型艺术的静穆和谐,常表现罪恶、痛苦之类的消极现象,它是丑的艺术。黑格尔最后断言:浪漫型艺术将导致自身的毁灭,艺术最终也将让位于哲学。第3卷根据感性材料显现理念的不同功能,论述了与上述3种艺术类型相适应的各门艺术的特征和历史发展。第一是建筑,最低级,基本代表象征型艺术。

第二是雕刻,代表古典型艺术。

第三是绘画、音乐和语言艺术的诗(包括戏剧),它们可以视为一个整体,代表浪漫型艺术。

其中诗是最高品级的艺术,在各类型艺术中都有诗,诗又分为史诗、抒情诗、剧诗等,本书以其恢弘气势显示出黑格尔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的知识,是一部美学巨着,一部艺术发展史。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与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之间的深刻矛盾,给本书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

读者应该了解的是其最大的局限是他的唯心史观,导致他把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首足倒置”。然而也正是这一点,它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批判继承的对象和条件。

为您推荐

《书法美学导论》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本书是针对高等教育书法学科的“书法美学”课程而编写,对中国书法美学的做了系统的梳理,表现出良好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为五章,分..

《现代漆艺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大漆,是漆树的眼泪,它素有“国漆”之名。本著以现代漆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漆艺的基本美学规律、原理与思想。在阅读中,读者会发现,在当代生态立场下,漆艺依旧能在资源、能源、环境、生活、美学、工艺等方面给..

《内境.外象-姚仁喜的建筑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建筑不只是一门独立的美学、理论,或思维的抽象系统,它更是情境的塑造。情境在某些状态中,会升华成 意境 。情境是 外象 ,意境是 内境 ,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的。 姚仁喜 1、 坚持与变化、领悟与参透、现代主义..

《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中国建筑美学史》内容简介|作者

《无限接近自然:武重义的建筑设计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有时候我们只问一个问题:当我们设计建筑时,我们可以将多少绿色区域,多少棵大树,还给我们的地球?”——武重义《无限接近自然》是自然建筑巨匠,世界上*会使用竹子的建筑师,国际建筑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FuturAr..

《中美城市建筑文化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中美城市建筑文化研究者及爱好者的参考用书。2.全书中英文对照,可作为英语学习课外阅读读物。 书籍特色 本书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城市建筑进行比较,比较全面地阐释..

《人人都该懂的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识读本 新核心素养 系列重磅推出!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通识教育与通识阅读应运而生。本书系目的在于让读者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