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集体编辑。

全书以“美”和“美感”为主题,辑录了西方美学史上从古希腊罗马到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共62人234条,分为4个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至文艺复兴;17世纪和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各部分又按人物排列,故我们可以从这里基本能够把握西方美学家在“美”和“美感”问题上的主要论点,并可以从其顺序排列与比较之中获得“史”的发展脉络。

比如开篇摘录的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的论点,他们认为身体美是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和谐起于差异的对立,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这一论点在后来的美学家的论述中都可以得到呼应。如紧接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稍后的柏拉图则进而认为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

17、18世纪的笛卡儿也认为美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英国的夏夫兹博里也认为美是和谐和比例合度,真善美的统一。在德国古典美学家费希特的论述中,则进一步强调和谐只存在于听者(欣赏者)的心灵里面,如果不把这样一个听者设想进去,和谐就是根本不存在的。

19世纪的美学家雨果则认为美是一种和谐完整的形式,而丑则与美相反,千变万化,他的论述具有辩证意识。可知全书虽取摘录式,但仍有系统性和概括性。本书在摘录时,每个美学家均有简介,选摘的每段文字都有概括性强的小标题,以突出其中心论点,使读者翻阅查找时极为方便。比如英国荷迦兹论述宏大的形状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激起人们的赞美并以巨大的岩石、高大的树林、雄伟的建筑(温莎城堡、卢浮尔宫)、大象和鲸鱼为例,说明量能在秀美之上加上伟大。

在这一条之前,编者加了《量对美的作用》的小标题比较精当地概括了所摘选的内容。本书作为一本资料摘编性质的书,具有较强的引导与参考作用,足以启发与引导美学爱好者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具有普及性。但囿于编选时的条件,全书对于西方20世纪后的美学没有摘编入内,故显得有些缺漏。

为您推荐

《书法美学导论》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本书是针对高等教育书法学科的“书法美学”课程而编写,对中国书法美学的做了系统的梳理,表现出良好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为五章,分..

《现代漆艺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大漆,是漆树的眼泪,它素有“国漆”之名。本著以现代漆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漆艺的基本美学规律、原理与思想。在阅读中,读者会发现,在当代生态立场下,漆艺依旧能在资源、能源、环境、生活、美学、工艺等方面给..

《图说西方建筑简史》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你知道吗?帕特农神庙的石材加工竟能准确到0.01毫米!看起来高大挺拔的古希腊石柱其实是倾斜的!巴洛克其实是会“动”的建筑!哥特式建筑内部竟然充满了“减重”的小心机!古希腊建筑是柱的建筑,古罗马建筑是墙的建筑,文..

《内境.外象-姚仁喜的建筑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中国建筑美学史》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传承在整体性上的历史脉络为基础,同时依托于考古文物、文献典籍等两大知识系统,对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史的内在肌理、外在轮廓作出了精细入微而极富思辨性的分析、梳理、还原、概括。本书的..

《无限接近自然:武重义的建筑设计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有时候我们只问一个问题:当我们设计建筑时,我们可以将多少绿色区域,多少棵大树,还给我们的地球?”——武重义《无限接近自然》是自然建筑巨匠,世界上*会使用竹子的建筑师,国际建筑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FuturAr..

《中美城市建筑文化美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中美城市建筑文化研究者及爱好者的参考用书。2.全书中英文对照,可作为英语学习课外阅读读物。 书籍特色 本书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城市建筑进行比较,比较全面地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