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谈》

王朝闻着。

王朝闻,中国现代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本书着重论证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如艺术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和集中表现,它为什么和怎样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关系是依靠什么主客观条件构成的等。

全书24章,大体按创作与欣赏、主体与客体这样的范畴来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作者关于本书的一些感想,强调了他重生活经验(实践)、重艺术现象、重艺术美的感受力的研究个性。因为作者认为美感的特性,总是通过审美需要与审美对象的特殊关系所显示出来的。

第2到第4章,从美与真善、艺术社会功能的有趣与有益等方面论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指出无对象便无所谓审美的主体,无主体也无所谓审美的客体,主客体统一于具体的创作或欣赏过程之中。从第5章到第10章,重点论述审美主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如敏锐的感受力、灵感这样的心理现象,想象、联想和记忆等思维活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由情感体验到共鸣到同情的心理活动过程,等等。

这些艺术创作与欣赏方面的现象,正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第11章到第22章,集中研究艺术的有关问题。典型是在夸张突出个别中的一般即典型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既高尚又平凡、既丰富又单纯,反映出艺术接受者的审美需要。艺术和它所反映的生活一样,有美丑的互相对立和互相依赖。

艺术分类应以人们审美的特殊需要为根据,各种艺术种类有联系与差别,存在着相对性。关于艺术形象,合情合理是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活泼是形象的真实感,真实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审美对象的倾向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存在于具体的形象之中。

审美中的主观性和特殊性决定着艺术的模仿与创造的问题,形式美是审美主体向艺术创作提出的审美要求。艺术反映一定的矛盾、以及矛盾接近解决但尚未解决时,即是“兴会最佳者”,也就是最有魅力之时,艺术表现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矛盾统一,也可造成审美的魅力。最后两章再度归纳艺术创作与欣赏的问题。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精神活动,虽涉及面广,但终归不过是对象与主体的互相依赖问题,其间“适应为了征服”,个性与趣味的变化与提高……都是由此生发开去的。《审美谈》一书充分全面地阐述了王朝闻在艺术创作与欣赏、审美主体与客体方面的美学见解。全书涉猎广泛,不只具有美学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文艺学的意义。全书采用一种随感式的写法,从容地将深奥复杂的理论娓娓道来,虽是单篇札记,但却不失理论的系统特征,尤其是作者善于构想一系列艺术辩证法的概念范畴,更利于读者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书中所论及的美学问题。

为您推荐

《中古宗教与自然审美》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中古宗教与自然审美》先后梳理了黄老、董仲舒、六家七宗、道教、绘画、《文心雕龙》里的美学观念,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

《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the sexual politics of taste》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新的分析和阐释,与其以往的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不同,这是彭妮 斯帕克对自己之前的设计理论进行反思,并且*次系统地阐明了自己基于女性立场对设计进行理解的全新视角,同时也反..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跟于丹去品赏昆曲的美,像昆曲般优雅地生活!《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以于丹教授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CCTV-3)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全书以面向大众情趣的审美视角..

《中国经典战争片与名片审美探研》内容简介|作者

《脸谱审美-京剧之美》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作者简介  李孟明  1947年生人,南开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独立探研脸谱演变和郝寿臣脸谱美学数十年,并问道脸谱大家刘曾复先生,学习脸谱流派知识。开辟了脸谱起源双源说、脸谱肤色抽象说等新学说,首次完..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

《电影,另一种审美的可能》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彭小莲导演的*电影文集,以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回顾近年备受世界影展关注的热门作品,以及中国影史影人往事,带领我们走近银幕背后的光影人生。书中既论及大师之作,也论及初出茅庐的新锐导演,既有对历史的沉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