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选》

中国古代寓言选本。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部分师生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全书选录了先秦至清代的寓言100余篇,大多为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寓言。

寓言是一种用简短的故事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多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义。本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讲述深刻哲理的寓言。

这类寓言多用生动的比喻,或以此喻彼,或以古喻今,将深刻复杂的道理寄寓在浅显简单的故事之中。如《揠苗助长》通过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说明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是好心也会把事情搞坏。《坎井之蛙》的故事后来发展为成语“井底之蛙”,用来比喻那些目光狭窄而又妄自尊大的人。《邯郸学步》说明不要盲目崇拜,追求形式地向别人学习,结果常常是别人的没学到,自己的好东西也丢掉了。

《画蛇添足》讽刺故意卖弄而弄巧成拙的人,说明超越真理就会导成谬误。其它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东施效颦》、《刻舟求剑》等都是这类作品。

(二)具有“劝善惩恶”意义的寓言。如《海上沤鸟》,说明怀着损人利己的目的去干坏事,必然失去别人的信任。

《更渡一遭》说明某些做坏事的人,常常以种种借口掩盖自己的罪恶,告诫世人注意识破他们的真面目。《翠鸟移巢》教育人们不要过分娇纵、过分溺爱子女,那样只会害了他们。《蜈蚣自大》、《恃胜失败》、《猩猩嗜酒》、《掩耳盗铃》、《狐假虎威》等都是这类作品。

(三)针砭恶俗陋习的寓言。

这类作品或针砭时弊,或讽刺丑恶社会现象,表现出强烈的批判力量。如《利令智昏》讽刺了那些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失去理智,常常做出愚蠢透顶的事情。

《强取人衣》痛斥了世上那些巧取豪夺的恶人。《争雁》批评了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的不良风气。

《山魅漆镜》、《黠猱媚虎》、《猫祝鼠寿》等都有一定的批判意义。

寓言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常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如老鼠常常是贪婪、阴险的代表,猛虎往往是凶猛残暴的化身,比喻贴切,形象生动。

二是形象性、哲理性的高度统一,善于摭拾典型,阐释道理。

为您推荐

《董其昌书李太白诗-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明代著名书家董其昌曾书写李太白诗四首,分别是《五松山送殷淑》《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游泰山六首之一》《答湖州迦叶司马》。这件珍迹后入清内府收藏,上..

《木简竹简帛书-中国古代名碑名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简帛,即竹木简牍与帛书,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逾两千年的文字载体,直到六戟时才逐渐为纸本所代替。早在汉晋,巳有竹简出土的记载,而现代的发现,以1901年新疆尼雅的木简为其肇端。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其有名演讲中,将西陲..

《1900-2000-中国书法100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法史离不开种种书法历史现象,更离不开书法家个体。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书法家的历史,离开书法家谈书法史,所谓书法史观云云只能是空洞无物的玄谈。《中国书法100年(1900-2000)》是笔者在讲授“近现代书法史..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空海》内容简介|作者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小野道风》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平安“三笔”也好,“三迹”也好,从他们留下的作品来看,书写内容大部分是汉诗。在这些汉诗中,真正日本人自己写的诗倒也不多见,*普遍的是抄录唐诗。由于遣唐使的频繁派遣,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被作为——..

《日本古代法帖珍本 藤原行成》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平安“三笔”也好,“三迹”也好,从他们留下的作品来看,书写内容大部分是汉诗。在这些汉诗中,真正日本人自己写的诗倒也不多见,*普遍的是抄录唐诗。由于遣唐使的频繁派遣,促进了中日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被作为—..

《中国古代书法赏析(全彩版线装) 中国传世楷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