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还魂记》。
传奇剧本。汤显祖着。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剧家。全剧共55出,讲述了一个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南宋时期,福建南安太守杜宝,勤于政绩,为官清廉,但行事处世,恪守封建礼教,死心塌地维护封建秩序。
杜宝膝下有一独生女儿,唤作丽娘,年已及笄。杜丽娘天生丽质,温顺善良,在封建家庭严格的管束下,终日读书深闺,足不出户。由于生活枯燥,环境寂寞,郁郁寡欢。一日,丽娘在丫鬟春香的怂恿下,未经父母允许,私自到花园游玩。
时值春天,百花盛开,彩蝶双飞,燕语呢喃。丽娘触景生情,思绪绵绵,她悲叹韶华易逝,青春虚度,在人生的旅途上,渴望能有一个忠贞相守的伴侣,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在花园中,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与青年书生柳梦梅相遇,心心相印,海誓山盟,在虚幻的梦境中,她追寻到了真挚的爱情。可是,醒来之后,面对的却是冷酷的现实,威严的父亲认为她春游花园违反家教,对她痛加责骂;胆小的母亲因为她在裙裾上绣了一双小鸟,对她严加防范。
杜丽娘对现实生活十分不满却又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她思念梦中的青年书生而又无法见到,思想苦闷,忧愤交加,相思成疾,最后死去。故事的另一条线索是:广东有一清贫苦寒的青年书生柳梦梅,满腹经纶,少怀壮志,数年苦读之后,赴临安应试,在途经南安的路上,拾到一张杜丽娘的画像,又看到了她的题诗,爱不释手,深为倾慕,以至朝思暮想,精神恍惚。
这时杜丽娘感而复苏,当她的幽魂一见面前的青年正是自己当年梦中托付终身的伴侣,悲喜交集,痛诉旧情,并求其掘墓发棺,以期永结姻好。柳梦梅冒着“开棺见尸,不分首从皆斩”的风险,掘开坟墓,丽娘遂死而复生。
杜丽娘偕柳梦梅同到杜府恳求父亲成全他们的婚姻,杜宝见女儿离经叛道,有伤风化,玷辱门第,大为震怒,上书皇上告发柳梦梅私掘坟墓,请求治罪。柳不畏权势,上殿对证,慷慨陈词,杜丽娘也入朝见帝,理直气壮,申诉情怨。
皇帝只得出面调停,经过生生死死的曲折,柳梦梅与杜丽娘终于如愿以偿,结为夫妻。剧本通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出生入死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与青年追求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尖锐矛盾,暴露了封建家庭的虚伪和人际关系的冷酷,歌颂了青年男女为爱情和幸福而进行的勇敢斗争,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
《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构思奇巧,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杜丽娘由情入梦,由梦得病,由病致死,由死复生的经历构成了剧本的基本情节。它是离奇的,充满幻想的,但这个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故事,却以浪漫主义的艺术力量,真实地揭示了青年男女美好理想和恶浊的社会现实的尖锐冲突和矛盾。此外,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作者成功地描写了杜丽娘叛逆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
在寂寞难耐的生活中,春天的气息,《诗经》的情歌唤醒了她的青春,她为美丽的爱情而梦,而死,但她的死是理想追求的升华,她的幽魂丢掉了名门千金的软弱,彻底挣脱了现实世界的束缚,大胆、执着地为幸福而抗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幻想的情节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作品语言丰富多彩,富于诗情画意。《惊梦》一场,风光明媚的春天,美丽多情的少女,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显示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
自然,《牡丹亭》也存在着历史局限,主要人物杜丽娘和柳梦梅的身上都还铭刻着浓厚的人性论的烙印,《圆驾》一场,描写在皇帝调解下,杜家父女和解,全家受封团圆,明显地表现出剧作的思想局限。此外,在结构上头绪繁杂,枝蔓过多,也减弱了作品的艺术力量。《牡丹亭》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是明代传奇的优秀剧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