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

长篇小说。曹雪芹着。曹雪芹(?-1763),中国清代小说家,出身于豪门望族,早年曾有过一段豪华富贵的生活,后来家道中落、陷于贫困。他“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前80回的写作。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以封建大家庭贾府的生活为主体,以封建家庭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线索,深刻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反映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揭示了罪恶的封建社会必然彻底崩溃的历史命运。

它的内容是深刻而丰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揭示了封建家庭内部矛盾和斗争。贾府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在“钟鸣鼎食”的纱幕下,它矛盾重重,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贾宝玉是贾家传宗接代的“宝玉”,可是就连他也和这个家庭发生了冲突。他无心仕途经济,不把封建伦理和婚姻制度放在眼里,读禁书《西厢记》,整天和女孩子厮混,一心追求理想的爱情。

当心爱的林妹妹死后,他离家出走,削发为僧,使贾府失去了中心台柱。在封建统治者内部,嫡庶之间、母女之间、夫妻之间的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更是你死我活,各不相让。

作品所表现的种种尖锐矛盾冲突,动摇了这座封建大厦的根基。(二)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奢侈生活。

在贾家,成百的奴仆供主子驱使,一张药方要花上千两银子才能配成,每逢喜庆婚丧,耗费之巨,如同流水。

这种享乐生活完全建立在对劳动群众的残酷剥削之上。

挥霍无度,坐吃山空,是贾府衰败的又一原因。(三)歌颂了封建叛逆者的英勇斗争。作品塑造了宝、黛两个叛逆者的形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几乎和当时强大的封建势力发生了全面的对抗。他们对于个性解放、人性尊严、爱情自由的要求,是资本主义萌芽后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体现。

(四)揭示了存在于封建社会之中奴才和主子的矛盾。在贾家,丫鬟、杂役、奴仆处于生活的最底层,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激化了主子和奴才的冲突。晴雯、司棋、鸳鸯等一批婢女或以死相拼,或背主私逃,或削发为尼,为自身的尊严而抗争。(五)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下层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如书中所描写的农民乌进孝的缴租纳粮;薛蟠残害人命,打死冯渊,不了了之;石呆子因12把扇子遭到家破人亡等等,都是贾府等四大家族对普通百姓的迫害和掠夺。在艺术上《红楼梦》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鲁迅先生说过:“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和过去小说以描写志怪神话与历史故事不同,《红楼梦》主要描写日常生活和家庭关系,它又远远超过了同是描写日常生活的《金瓶梅》。这部作品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和谐,丰富多彩。作者善于细致逼真地描摹日常生活并赋予这些描写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如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写得平中见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全书写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其中不少堪称典型形象。作者将对比手法和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并用,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塑造了黛玉、宝钗、晴雯、袭人等一批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结构上,虽然事件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在前5回展示作品的轮廓,接着在描写中突出宝黛爱情主线,以贾府的衰败终结,全书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小说的语言自然流畅,达到了古典小说中运用语言的最高水平。《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峰,作品问世不久,就以手抄本形式不胫而走,广为流传。《红楼梦》的后40回为高鹗所作。

高鹗(约1738-约1815),中国清代文学家。他的续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前80回逊色,但他在写作时,力图忠于原旨,沿着宝黛爱情的故事线索完成了全书的悲剧主题,一些重要的章节,也处理得大体合宜。乾隆56、57年,程伟元将全书120回合璧,用活字印刷出版后,风行全国,声价极高,以至流传着“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美谈。“红学”,作为一项专门的学术研究,也在《红楼梦》问世后兴起,两百多年来不断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红楼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宝藏,也是世界人民喜爱的艺术珍品。

为您推荐

《新编红楼梦辞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著名红学家与辞书学家共同主持编写,荣获中国辞书奖的《红楼梦辞典》作者悉数参与撰稿。2.收词宏富,典章、职官、建筑、器物、服饰、医药等词语之外,《红楼梦》文本和《红楼梦》时代所特有的词语,均收入辞典,为阅..

《吴恩裕点评红楼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所作,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作者的评论是:曹雪芹因城市生活昂贵而住不下去,迁往荒村,鬻画维生,有时仍然饔飧不继的情况下,他不仅对他的亲族、戚友等社会关系,结合自己切身的经验和感受..

《大观红楼4:欧丽娟讲红楼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如何真正进入曹雪芹的红楼梦世界?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穷十年之功,潜心研究,读出那些隐藏在《红楼梦》文字之间与文字之外的声音,得出了自己真切的感悟。《大观红楼4》特别针对“..

《圆梦红楼梦密码》内容简介|作者

《大家小札系列末世悲歌红楼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末世悲歌红楼梦》是有名红学家曾扬华先生的赏析专著。全书由70多篇文章组成,篇篇短小精悍,内容涉及广大红学爱好者所关注的种种问题,集中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上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

《红楼大家丛书--胡文彬点评红楼梦》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林黛玉之死使贾宝玉由情悟走向了“情绝”,即由“渐悟”的积累到了质变而“顿悟”。这种悟是植根于18世纪“没有自由意志”的文化土壤之中,悟的结局也只能是“悬崖撒手”。因为贾宝玉失去了唯一的知已、唯一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