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

悲剧。

莎士比亚着。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的丹麦史。16世纪时英国作家把它改编为戏剧,主题以复仇为主,现已失传。

莎士比亚就是根据这部失传的戏剧重新创作的。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主要情节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因父王突然亡故,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祖国。他的叔父克劳迪斯继承了王位,不久,克劳迪斯又娶了哈姆莱特的母亲为妻,这使哈姆莱特情绪更坏。

克劳迪斯谎称先王是在花园里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疑惑时,先王的鬼魂向他显现,告诉他这“毒蛇”就是克劳迪斯,并要王子为自己复仇。哈姆莱特认为复仇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觉得自己有重振乾坤的责任。他反复考虑这一问题,又怕泄露心事。他耽心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克劳迪斯的圈套,终日心神不定,郁郁寡欢,有时只好装疯卖傻。

哈姆莱特的一举一动引起了克劳迪斯的怀疑,他便派人监视他的行动。一次,宫廷演出了一出阴谋弑兄的戏,戏未演完,克劳迪斯便坐立不安,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由是看出叔父做贼心虚,从而证实了父王的指控。克劳迪斯也预感阴谋即将暴露,同宫内大臣波格涅斯密谋,让波格涅斯在王后寝宫里偷听他们母子的谈话。被王子发觉,以为是克劳迪斯躲在帷幕之后,拔剑将其刺死。此后,克劳迪斯便欲置王子于死地。

克劳迪斯派他去英国,让监视者带上密信,请英王在王子上岸后将他处死。后被王子发觉,中途调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处死监视者。

哈姆莱特脱险归来,得知心爱的情人奥菲莉娅因父亲波格涅斯被杀,王子远离,精神受到极大刺激而落水溺死。克劳迪斯的阴谋未能得逞,又唆使波格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复仇,并密谋在决斗中使用毒剑、毒酒来害死哈姆莱特。

结果二人两败俱伤,王后饮了毒酒,克劳迪斯也被刺死。哈姆莱特临死时嘱咐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人文主义理想。

《哈姆莱特》一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意识,它对封建专制王朝的暴政给予了无情的揭露。与此同时,它又热情地赞颂了人文主义思想。《哈姆莱特》在艺术上也有卓越的成就,剧情的安排具有无比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剧中3条复仇的线索使人物之间交织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彼此影响、交互作用,造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气势。

《哈姆莱特》描绘的生活面非常广阔,作者常把喜剧因素同悲剧因素交织在一起,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剧作的“特点”。剧中人物众多,各具风采,其中哈姆莱特已经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朽的典型。

剧中反复运用富于哲理性的“独白”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剧中语言的运用也独具特色,作者按照人物的身分与处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文或野,或雅或俗,都恰如其分,极有个性。莎士比亚是马克思十分喜爱的作家之一,他曾把莎士比亚和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并称为人类两个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哈姆莱特》与《奥赛罗》、《麦克佩斯》、《李尔王》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为您推荐

《失乐园》

长诗。 弥尔顿着。弥尔顿(1608-1674),英国近代诗人、政论家。 全诗分12卷,长达万余行。1667年出版。 故事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主要情节叙述亚当和夏娃因受撒旦引诱,偷吃知识..

《熙德》

悲剧。 高乃依着。高乃依(1606-1684),法国近代古典主义剧作家。本剧为作者的代表作。剧本取材于西班牙历史。 主人公堂·罗狄克是西班牙贵族堂·狄哀格之子,他与伯爵堂·高迈斯之..

《伪君子》

喜剧。 莫里哀着。莫里哀(1622-1673),法国近代古典主义喜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本剧为作者的代表作。剧本的主人公答尔丢夫是个无耻之徒,他穷愁潦倒,象当时所有破落贵族一样,..

《格列佛游记》

《拉摩的侄儿》

长篇小说。 狄德罗着。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作者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创作的一部对话体小说。主要内容写主人公拉..

《阴谋与爱情》

悲剧。 席勒着。席勒(1759-1805),德国近代剧作家、诗人。 本剧为作者的代表作。 主要情节是:公国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与乐师米勒的女儿路易丝相爱,但瓦尔特出于政治目的,却..

《浮士德》

诗剧。 歌德着。歌德(1749-1832),德国近代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为作者最重要的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历时达60年。诗剧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浮士德博士的形象早在16世纪就已出现..